一、單項選擇題
1.小東在教室內玩iPad,被老師沒收,小東放學后多次向老師索要,老師都以借口推托不給。對此,小東可以采取的法律途徑是( )。
A.申訴和仲裁
B.申訴和訴訟
C.復議和訴訟
D.復議和仲裁
【參考答案】B
【講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受教育者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可以提出申訴或者依法提起訴訟。題干中班主任侵犯了小東的財產權,小東可以提出申訴或訴訟。
2.教育的生機與活力,就在于促進( )。
A.教師教育藝術的創新
B.促進教師能力的提高
C.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
D.學生思維的創新成熟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新課程理念指出:教育的生機與活力,就在于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3.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中要求教師( ),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博愛的情懷和人文精神。
A.敬業樂教、強化責任
B.關愛學生、愛崗敬業
C.嚴謹治學、終身學習
D.愛國守法,為人師表
【參考答案】B
【講師點睛】博愛的情懷說明教師應該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奉獻精神說明應該甘為人梯,愛崗敬業。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4.下列曲目不屬于我國十大古曲的是( )。
A.高山流水
B.梅花三弄
C.金蛇狂舞
D.陽春白雪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我國古代的十大古曲是: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陽春白雪。金蛇狂舞是聶耳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而成的,不屬于我國十大古曲。
5.西方學者提出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從其產生的客觀基礎而論,它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物質生活質量逐漸提高,人們日益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過渡的前提下出現的一種理論對現實的回應。這種回應的出現,一方面是客觀現實對理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哲學、美學及文學藝術理論發展的必然規律。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 )。
A.出現的時代背景及理論基礎
B.已獲得了各方面的廣泛認可
C.主要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D.與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參考答案】A
【講師點睛】材料是說明性文字,第一句話是個判斷句,簡化為“理論是一種回應”,第二句話進一步評價回應,一面是現實要求,另一面是發展規律,因此材料談論的就是“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出現的時代背景及理論基礎,故選A。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