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幼兒知識經驗有限,還沒有形成固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標準,他們( ),因此,幼兒教育工作者應從幼兒人園開始就進行良好的習慣培養,為道德的啟蒙教育打下基礎。
A.模仿性差,辨別是非的能力強
B.依賴性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差
C.模仿性強,辨別是非的能力差
D.依賴性差,辨別是非的能力強
【參考答案】C
【講師點睛】幼兒時期,孩子的模仿性強,但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還沒有形成固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標準,所以需要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為道德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師的醫療同當地國家公務員享受同等的待遇,( )對教師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師進行休養。
A.定期
B.不定期
C.每兩年
D.每年
【參考答案】A
【講師點睛】《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師的醫療同當地國家公務員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對教師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師進行休養。醫療機構應當對當地教師的醫療提供方便。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
3.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中,第一名被稱為解元的是下列哪一級考試?( )
A.院試
B.鄉試
C.會試
D.殿試
【參考答案】B
【講師點睛】科舉考試是指隋代以后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科舉制度從隋朝大業元年(605年)開始實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舉行最后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共經歷了1300多年。明朝開始,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其中,鄉試的第一名被稱為“解元”;會試的第一名被稱為“會元”;殿試的第一名被稱為“狀元”。
4.對后現代文化有一種概括.就是:中心變成了邊緣,系統變成了斷裂,整體變成了碎片,深度變成了平面,價值變成了虛無。在后現代藝術中,復制取代了原創,操作取代了想象,破碎取代了整體,過程取代了作品。藝術形象完全變成了模型的模型、模仿的模仿。
這段文字反映出作者對后現代文化的態度是( )。
A.欣然認同
B.不能接受
C.勉強接受
D.不置可否
【參考答案】B
【講師點睛】由文中的“變成了”“取代了”等動詞前后的詞語知,作者對后現代文化持全盤否定的態度。
5.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人。”這句話強調教師要( )。
A.關愛學生
B.甘為人梯
C.誨人不倦
D.以身作則
【參考答案】A
【講師點睛】馬卡連柯的話是指教師既要嚴格要求學生,也要關心尊重學生,要嚴慈相濟。關愛學生的行為規范要求教師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因此,本題選A。
二、材料分析題
6.一天妍妍跑到老師跟前說:“老師,我的動物橡皮不見了,我看到小睛拿走了。”老師聽了妍妍的話便走到教室想去質問小晴,發現小晴不在。教師就私自打開了小睛的書包,把書包翻了個遍,也沒有找到妍妍的橡皮。這時,小晴從外邊走進來,發現老師正拿著自己的書包,而且書包明顯是被老師翻過了,小睛感覺很委屈,但是由于害怕老師而沒有吱聲。老師剛要開口向小睛要妍妍的橡皮,站在一旁的誠誠大聲喊道:“老師,妍妍的橡皮在妍妍手里攥著呢。”
問題:請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分析該教師的做法。
【參考答案】該教師沒有做到關愛學生和為人師表。關愛學生要求教師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為人師表要求教師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材料中教師在沒有弄清楚具體情況下就翻小晴的包,沒有尊重小晴,損害了小晴的自尊心;同時該教師這一舉動,也給其他學生做了錯誤的榜樣,沒有做到以身作則。所以該教師違背了關愛學生和為人師表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