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二○○八年十月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心理學(小學組) 試卷
(9996)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1.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教育心理學》的作者是( )
A、 桑代克
B、 斯金納
C、 華生
D、 布魯納
2.1-3歲是兒童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小學中年級是由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的關鍵期。這說明個體心理發展具 ( )
A、 連續性
B、 定向性
C、 不平衡性
D、 差異性
3.加涅將學習分為五種類型:智慧技能、認知策略、語言信息、動作技能及態度。這一分類是依據 ( )
A、 學習層次
B、 學習結果
C、 學習目標
D、 學習方式
4.根據維納歸因理論,人的內在的穩定的不可控的因素為 ( )
A、 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 任務難度
D、 身心狀態
5.“乘法口訣的掌握可以廣泛遷移于多種情境中”。這體現的遷移種類是 ( )
A、 正遷移
B、垂直遷移
C、 順向遷移
D、 一般遷移
6.通過綜合歸納獲得意義的學習叫做 ( )
A、 下位學習
B、 上位學習
C、 類屬學習
D、 并列結合學習
7.技能學習的前提條件是要掌握 ( )
A、 陳述性知識
B、 程序性知識
C、 策略性知識
D、 元認知知識
8.“在直接講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學生練習策略的某一成分或步驟,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學生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驟。”這是運用 ( )
A、 指導教學模式
B、 程序化訓練模式
C、 完形訓練模式
D、合作學習模式
9.通過集體討論,使思維相互撞擊,迸出火花,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這一思維訓練方法叫做 ( )
A、 發散思維訓練
B、 推測與假設訓練
C、 自我設計訓練
D、 頭腦風暴訓練
10.柯爾伯格研究道德發展的兩難故事中,包含的矛盾沖突情境體現于( )
A、 道德價值
B、道德認識
C、 道德情感
D、 道德行為
11.“全身松馳訓練”這一方法的首創者是 ( )
A、 皮亞杰
B、 羅森塔爾
C、 雅各布松
D、 班杜拉
12.布魯姆將情感領域教學目標分為五個等級,其劃分依據是 ( )
A、 所學材料意義
B、 學生主動參與性
C、 價值判斷能力
D、 價值內化程度
13.剛入學的小學生往往需要教師給予較多的監督與指導,需要教師為他們的學習和工作設置一個有結構的情境,即組織一個良好的集體結構。這樣的“結構”就是 ( )
A、 教師促成的紀律
B、 集體促成的紀律
C、 任務促成的紀律
D、 自我促成的紀律
14.采用性格量表測量學生,如果他們這次測量得到的結果與六個月前、三個月前的結果相當,那么我們認為這一測量具有較高的 ( )
A、 效度
B、信度
C、 區分度
D、 難度
15.在課后評價時,與新教師相比,專家教師更關注 ( )
A、 課堂管理問題
B、 課的特點
C、 上課的有效性
D、 學生對新材料的理解情況
16.關于小學兒童注意品質,以下表述中正確的是 ( )
A、 注意廣度無性別差異
B、 男生的注意穩定性高于女生
C、 注意分配能力在小學二年級發展較迅速
D、 女生的注意轉移能力發展較快
17.教師在使用直觀教具時,將淺色的教具放在黑板前演示,深色的教具放在白墻前演示,這是考慮了感覺的 ( )
A、 適應
B、 對比
C、 融合
D、 后效
18.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了遺忘的速度是 ( )
A、 先快后慢
B、 越來越快
C、 均衡的
D、 先慢后快
19.小學低年級兒童的想象,必須依靠 ( )
A、 動作
B、 具體事物
C、概念
D、 語詞
20.小學兒童的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關鍵期大約在( )
A、 二年級
B、 三年級
C、 四年級
D、 五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