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36.(1)培養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宣傳思想,形成輿論;(3)促進政治民主化。
37.(1)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2)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3)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4)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5)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38.(1)樹立新型的師生觀;(2)建立教師威信;(3)善于同學生交往;(4)發揚教育民主,傾聽學生的意見。
39.(1)課程計劃本身的特點;(2)教師的特征;(3)學校的特點;(4)校外環境。
40.(1)日標明確;(2)內容正確;(3)方法得當;(4)表達清晰;(5)氣氛熱烈。
41.(1)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2)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3)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4)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5)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四、論述題
42.(1)啟發性的關鍵或核心是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特別是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2)貫徹啟發性原則的基本要求:①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②啟發學生獨立思考;③讓學生動手,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④發揚教學民主。
43.(1)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的過程,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認識,又要重視道德情感、意志和行為培養;(2)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師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來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養;(3)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個思想內部的轉化的問題;(4)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個長期性和反復性的過程,教師要長期不懈,堅持長期抓,反復抓。
臨考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