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認定考試江蘇省中學教育學真題2007年
(總分100, 考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
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標號填在題目右下角的括號內
1. 春秋戰國時期,促進百家爭鳴盛況的形成,并成為我國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的是( )
A 私學
B 公學
C 國學
D 鄉學
2. 主張人為的、根據社會要求強加給兒童的教育是壞的教育,讓兒童順其自然發展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這一觀點的著作是( )
A《大教學論》
B《愛彌兒》
C《普通教育學》
D《教育漫話》
3. 我國對學生的義務作出明確具體規定的法律是( )
A 《憲法》
B 《義務教育法》
C 《教師法》
D 《教育法》
4. 由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稱為( )
A 課程計劃
B 課程標準
C 教科書
D 教案
5. 在泰勒看來,課程編制的首要步驟是( )
A 確定教育目標
B 選擇學習經驗
C 組織學習經驗
D 評價教育目標
6. 主張廢除班級授課制和教科書,打破學科界限,由學生自定學習目的和內容,自己設計單元活動的教學形式是( )
A 個別教學制
B 分組教學制
C 道爾頓制
D 設計教學法
7. 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為( )
A 綜合性、可操作性、靈活性
B 適宜性、科學性、差異性
C 引導性、有效性、科學性
D 主導性、靈活性、啟發性
8. 在古代教育中,“以僧為師,以(書)吏為師”的是( )
A 古代中國
B 古代印度
C 古代埃及
D 古代希臘
9. 在世界范圍內,嚴格意義上的學校教育系統基本形成于( )
A 18世紀上半期
B 18世紀下半期
C 19世紀上半期
D 19世紀下半期
10. 體現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的論述是( )
A 化民成俗
B 學不躐等
C 君子之交,喻也
D 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
11. 決定教育領導權的因素是( )
A 政治經濟制度
B 生產力
C 科學技術
D 文化
12. “人的發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與外部環境在個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一觀點屬于個體發展上的( )
A 內發論
B 外鑠論
C 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D 活動論
13. 關注每一學生在個體教育活動的種種情境中所產生的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這種教學目標稱為( )
A 普遍性目標
B 行為目標
C 生成性目標
D 表現性目標
14. 課程評價中的CIPP模式是指( )
A 背景、輸入、過程、結果評價模式
B 泰勒模式
C 目標評價模式
D 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15. 德育的基本途徑是( )
A 政治課和各科教學
B 班主任工作
C 社會實踐活動
D 共青團和少先隊活動
歷年真題:02年-2011年江蘇省教師資格考試真題[教育學(中學) 心理學(中學)]
試題推薦:江蘇教師資格考前獨家試題分享 中學教育學和心理學[7套全真模擬題 8套押題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