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高中生物教師資格證考試時間10月30日,高中生物學科考試時間下午16:00-18:00。
你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獲得高中生物教師資格證真題及答案:
真題獲取方式一:
真題獲取方式二:
一、單項選擇題 (每題2分,共24題,共48分)
1.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上的主要成分,構成纖維素的單體是( )。
A.果糖
B.核糖
C.蔗糖
D.葡萄糖
2.在干細胞分化形成神經元的過程中,細胞內發生的變化包括( )。
A.基因的種類和數量
B.染色體的種類和數量
C.轉運RNA的種類和數量
D.信使RNA的種類和數量
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生成蛋白質,即為翻譯階段;翻譯過程中決定蛋白質種類和數目的是信使RNA,轉運RNA只負責氨甚基酸的運輸,故C項不符合題干要求。
在干細胞分化形成神經元的過程中,細胞內發生的變化包括信使RNA的種類和數量
。故D項正確。
3.圖1是鳥類成熟紅細胞膜的結構模式圖,①-③表示構成細胞膜的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膜中②與③都是靜止不動的
B.①與細胞的識別保護等功能有關
C.①與③決定了細胞膜的選擇過性
D.細胞吸收K+需要②的協助而無需消耗能量
A項,細胞膜具有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故A項表述錯誤。
B項,細胞的識別與保護功能與糖蛋白相關,故B項正確。
4.下列關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敘述, 正確的是( )。
A.細胞呼吸方式
B.細胞增值方式相同
C.遺傳物質都是DNA
D.具有的膜性細胞器相同
A項,細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難表達,故A項表述有誤。
B項,衰老細胞最主要的特征是細胞核、細胞質和細胞膜等均有明顯的變化,1、細胞內水分減少,體積變小,新陳代謝速度減慢。2、 細胞內大多數酶的活性降低。3、細胞內的色素會積累。4、 細胞內呼吸速度減慢,細胞核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顏色加深。線粒體數量減少,體積增大。5、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故B項表述正確。
C項,細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清除,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故C項表述有誤。
D項,癌變的產生原因是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都可能導致這兩現象的發生,故D項表述有誤。
5.下列關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敘述, 正確的是()。
A.細胞呼吸方式
B.細胞增值方式相同
C.遺傳物質都是DNA
D.具有的膜性細胞器相同
乳酸菌則是典型的原核生物,具有擬核與僅有的無膜細胞器核糖體, 生殖方式為裂殖,即“二分裂”,為嚴格厭氧菌只進行無氧呼吸。酵母菌屬于真菌,常用作酒精發酵而乳酸菌屬于細菌,常用作酸奶制作。故本題選C。
6.下列關于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應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利用PCR擴增目的基因時,需利用耐高溫的TaqDNA聚合酶
B.在分割移植哺乳動物的胚胎前,可用分割針取滋養層細胞鑒別性別
C.生態農業利用廢棄物中的能量,因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傳遞效率
D.在植物組織中,低溫條件下培養的植物細胞染色體數目可能加倍
A項,Taq聚合酶需要在70~75°C起作用,所以需要耐高溫才可以應用于PCR技術。A選項有誤。
B項,滋養層細胞與胚胎都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具有與胚胎相同的基因。所以用DNA探針的Amel位點分析就可以分辨出胚胎是女性還是男性。故B項有誤。
C項,生態農業利用了廢棄物中的能量,從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故C項正確。
D項,低溫可以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加倍后就有可能成為多倍題,故D項有誤。
7.在某種加酶洗衣粉包裝袋上印有下面資料,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成分:蛋白酶0.2%
纖維素0.1%。
脂肪酶0.2%
表面活性劑15%。
用法:溫水數小時浸泡,切勿用60℃以上的水
注意事項....
A.該洗衣粉不可以用來洗滌棉麻類面料的衣服
B.大量使用該種洗衣粉會造成水體環境污染
C.60°C以上的高溫可能會導致洗衣粉中的酶失去活性
D.該種洗衣粉比不加酶的洗衣粉更易清除衣物上的油漬和血漬
A項,因為本成分中雖然含有纖維素酶,會對棉麻的衣服造成傷害,所以不可以洗劑棉麻的衣服。故A項有誤。
B項,本成分中含有較多的表面活性劑,大量使用會造成水體污染。故B項有誤。
C項,酶在適宜的溫度下才會發揮高效性,超過的60攝氏度,就一定會失去活性,而不是可能失去藿香。故C項正確。
D項,本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和脂肪酶,可以分解油漬和血漬。故D項有誤。
8.利用酵母菌釀酒到一定階段, 經取樣檢測,發現酵母菌數量適宜。但酒精產遠低于預期。此時最應該采取的措施( )。
A.降低溫度
B.隔絕空氣
C.添加緩沖劑
D.添加新鮮培養基
A項,利用酵母菌釀酒過程中,活菌數量適宜說明溫度條件適宜,故A項有誤。
B項,酵母菌釀酒過程中,經檢測活菌數量適宜但卻不生產酒精,說明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進而大量繁殖,不能產生酒精,則應該隔絕空氣,讓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酒精,故B項正確。
C項,酵母菌釀酒過程中活菌數量適宜說明pH環境條件適宜,不需要加緩沖液,故C項有誤。
D項,酵母菌釀酒過程中活菌數量適宜說明培養基中營養物質豐富,不需要添加新鮮培養基,故D項有誤。
9.圖2表示某些物質在生物體和無機環境之間的部分流動途徑,甲、丙表示合碳物質進入生物體的相關生理作用,乙、丁表示水離開生物體的相關生理作用,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甲主要指光合作用
B.乙主要指排遺現象
C.可能為呼吸作用
D.丁可能為蒸騰作用
根據圖2表述,可以判斷出,甲為呼吸作用,丙為光合作用,丁為蒸騰作用。故D項符合題意。
10.現有四個取自不同區域的馬鈴薯品種,用打孔器分別取其質量相等的馬鈴薯條,浸入質量分數為30%的蔗糖溶液中,1H后稱重,質變化情況如下表,由數據可知實驗前細胞液濃度最高的馬鈴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由上圖中數據可知,甲在浸入蔗糖溶液后,質量增加,說明浸入前細胞液濃度高于蔗糖溶液濃度,馬鈴薯細胞吸水故質量增加。乙丙丁在漫入蔗糖溶液后,質量減少或不變,說明漫入前細胞液濃度低于蔗糖溶液濃度,馬鈴薯細胞失水故質量減少。故本題選A。
11.選擇洋蔥為實驗材料,按正確操作后可以完成的實驗或觀察到的現象( )。
A.鱗片葉表皮細胞呈紫色,可用于光始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B.根毛區細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直接觀察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C.鱗片葉內表皮顏色淺,可用于觀察細胞內DNA與RNA的分布
D.根尖細胞分裂相對旺盛,可在分裂后期觀察到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現象
A項,鱗片葉表皮細胞不含光合色素,不能用于光合色素的取和分離實驗,故A項錯誤;
B項,根尖成熟區細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觀察質壁分離及復原,但不能觀察水分子進出細胞的方式等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故B項錯誤;
C項,內表皮顏色淺,沒有顏色干擾,因此可用于檢測是DNA和RNA的分布,故C項正確;
D項,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發生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根尖的分裂屬于有絲分裂,不能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故D項有誤。
12.下列生理活動中發生在內環境的是()。
A.HIV病毒的增殖
B.進食后蛋白質的消化
C.抗體與抗原特異結合
D.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
內環境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境,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
A項,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故HIV病毒的增殖是在活細胞(細胞內液)中進行的,故A項有誤。
B項,蛋白質的消化是在胃和小腸內進行的,不屬于細胞外液,故B項有誤。
C項,抗原和抗體的結合是在組織液里,故C項正確。
D項,匯總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的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是在紅細胞(細胞內液)中進行的,故D項有誤。
13.自然水域比封閉式魚塘更適合家魚產卵,其原因是具有較強的水流刺激,其過程垂體分泌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孕激素
C.促性激素
D.促腎上腺激素
腺垂體分泌的激素有五大類:
①生長激素,細胞分泌的生長激素;
②泌乳素,細胞分泌的泌乳素;
③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④促甲狀腺激素;
⑤促性腺激素。
14.下圖為膜電位變化示意圖,其中能正確表示神經纖維由興奮狀態恢復為靜息狀態的是( )。
A.

B.

C.

D.

15.在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中,向培養R型活細菌中的甲、乙、丙、丁四個培養基中分別加入從S型活菌中提取的蛋白質、DNA、DNA(經DNA酶處理)、多糖, 在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出現的現象及得出結論正確的是( )。
A.丁中出現粗糙型細菌說明多糖是轉化因子
B.丙中出現光滑型菌落,說明DNA是轉化因子
C.乙中出現光滑型菌落,說明DNA是轉化因子
D.甲中出現粗糙型菌落,說明蛋白質是轉化因子
16.表示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與核DNA的相對數量關系,說明不可能處于( )。

A.減數第Ⅰ次分裂后期
B.減數第Ⅱ次分裂中期
C.減數第Ⅱ次分裂后期
D.四分體時期
A項,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著絲點沒有分裂,一條染色體上含有2個DNA分子,相對數量為1: 2,A項表述正確。
B項,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著絲點沒有分裂,一條染色體上有2個DNA分子,相對數量為1: 2,B項表述正確。
C項,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一條染色體上均只含有1個DNA分子,相對數量為1: 1,C項表述有誤。
D項,四分體時期著絲點沒有分裂,一條染色體上有2個DNA分子,相對數量為1: 2,D項表述正確。
17.擬南芥是倍休十字花科植物(2n=10)是如沒有性染色體,擬南芥基因租測呼需要測定擬南芥的染色體數目是( )。
A.4
B.5
C.6
D.10
18.在生態系統中傳遞者多種多樣的信息,下列屬于生態系統中化學信息的是( )。
A.豪豬遭遇敵害時豎起體刺
B.雄鳥求偶時復雜的求偶炫耀
C.刺激煙草種子萌發的某種波長的光照
D.抑制藻類繁殖的由水葫蘆根部分泌的某類物質
A項,豪豬遭遇敵害時豎起體刺屬于行為信息;
B項,雄鳥求偶時復雜的求偶炫耀屬于行為信息;
C項,刺激煙草種子萌發的某種波長的光照屬于物理信息。
D項,抑制藻類繁殖的由水葫蘆根部分泌的某類物質屬于化學信息。
19.調查某野生生物種群密度時,采取的調查方式或數據處理手段恰當的是( )。
A.標志重捕法測定草原黃鼠的種群密度,標志物大而明顯
B.抽樣檢測法調查池塘中小球藻,可用血球計數板計數
C.逐個計數法測定樹林中黑枕黃鸝結果等于實際數
D.樣方法測定草地上蒲公英,以密度居中的樣方為測定值
A項,標志重捕法測定草原黃鼠的種群密度時,標志物大而明顯,會威脅其生存,容易被天敵捕獲,故A項有誤。
B項,小球藻小而分布密集,可以采用血球計數板計數法進行調查,故B項正確。
C項,黑枕黃鸝活動能力強,范圍大,逐個計數法會導致黑枕黃鸝的數量統計重復,種群密度調查數據出錯,故C項有誤。
D項,樣方法測定草地上蒲公英時,因挑選不同樣方進行統計,以密度居中的樣方位測量值則會導致測量數據偏差,故D項有誤。
20.暫缺
21.教師讓學生參與課堂練習,通過設置問題陷阱讓解答,先錯后糾,教學技能( )。
A.演示
B.組織
C.強化
D.講解
強化技能中的活動技能指出:有針對性的讓學生參與課堂練習,給他們提供表現的機命或通過設置問題陷阱”,讓同學解答,先錯后糾”,達到強化學習的作用。故C項正確。
22.暫缺
23.暫缺
24.暫缺
25.暫缺
二、簡答題 (每題15分,共2題,共30分)
暫缺
三、材料分析題 (每題20分,共2題,共40分)
2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動運輸
(1)自主運輸……
條件:……
實例:……
(2)協助運輸……
條件:……
實例:……
主動運輸
概念:
條件:
實例:
兩者有什么優點?
答案:
提綱式板書,運用簡潔的重點詞句,分層次、按部分地列出教材的知識結構提綱或者內容提要。這類板書適用于內容比較多,結構和層次比較清楚的教學內容。提綱式板書的特點是:條理清楚、從屬關系分明,給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學生對教材內容和知識休系的理解和記憶。
表格式板書是將教學內容的要點與彼此間的聯系以表格的形式呈現的一種板書。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可以明顯分項的特點設計表格,由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后提煉出簡要的詞語填入表格,也可由教師邊講解邊把關鍵詞語填入表格,或者先把內容有目的地按一定位置書寫,歸納、總結時再形成表格。這類板書能將教材多變的內容梳理成簡明的框架結構,增強教學內容的整體感與透明度,同時還可以加深對事物的特征及其本質的認識。
2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書一:
被動運輸
(1)自主運輸……
條件:……
實例:……
(2)協助運輸……
條件:……
實例:……
主動運輸
概念:
條件:
實例:
板書二:
設計概念圖式板書。

四、教學設計題 (每題30分,共1題,共30分)
暫缺
考試題庫>>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庫試題免費刷
備考資料>>教師資格證各科思維導圖下載
零基礎如何備考?233網校零基礎暢學班購課即送教材,送面試課程,筆試面試一次搞定!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