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解析:考查元音的發音。根據發音時舌頭在口腔中抬起的位置可分為: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
根據發音時唇形的圓展可分為:圓唇元音和非圓唇元音。根據元音的長度可分為:長元音和短元音。根據以上分類方式,/e/可以描述為前、非圓唇、短元音,/?/為中、非圓唇、短元音。由此可知/e/和/?/的主要區別為發音時舌的位置。故選A。
2.【答案】B。解析:考查修辭學。Assonance“類韻”,指的是在詩歌中相同或相似元音的重復,它的目的主要是使句子悅耳動聽或強調某個音。例如:Slow the low gradual moan came in the snowing.End rhyme“尾韻”,指詞尾音素重復,如great和bait。Alliteration“頭韻”,指兩個單詞或兩個單詞以上的首字母相同,形成悅耳的讀音。例如:AMistyMorningMayhave afineday.Reverse end rhyme“倒尾韻”,指重讀音節中元音和輔音都相同,如will和wind。根據題干可知句子中White,fright,night押的是尾韻。故選B。
3.【答案】A。解析:考查固定搭配。keepone’Sfingerscrossed的字面意思是將手指交叉起來,這個短語的比喻意義是“祈求好運”“希望一切如愿”“但愿別出差錯”。句意為“我們祈禱外科醫生不會發現病人有太嚴重的疾病”。
4.【答案】C。解析:考查動詞短語辨析。runfor“競選”,make against“不利于”,runup against“遇到,遭遇”,make awaywith“攜……而逃,除去,殺死”。句意為“當實施計劃時,我們遭到同事們意料不到的反對”。故選C。
5.【答案】A。解析:考查介詞by的用法。句意為“這個島大約30英里長,20英里寬”。介詞by可以表示距離和面積、體積中的尺寸及乘除法中的運算。
6.【答案】D。解析:考查倒裝句。根據語境可判斷,第二個人想要表達的是“約翰不會來參加聚會,安東尼也不來”。表示“……也不”時,用neither/nor倒裝結構來承接前面的否定情況,結構是“neither/nor+be動詞/助動詞/情態動詞+主語”。A、B兩項語序錯誤;C項either用作副詞表示“也(不)”時,只用于否定句中,C項正確說法應為“Antony won’t,either.”。故選D。
7.【答案】B。解析:考查非謂語動詞。句意為“嘉寶飾演王后的角色,陶醉于和安東尼奧的熱戀中”。逗號前后兩句話無連詞連接.且主句已經有了謂語動詞plays,因此要用rejoice的非謂語形式。主語是Garbo,與rejoice構成主動關系,排除A、C兩項;D項動詞不定式表示將來和目的,不符合題意,排除。這里要用現在分詞形式reioicing作伴隨狀語。
8.【答案】A。解析:考查虛擬條件句的倒裝。句意為“如果部長們決定發起一次調查,我們會表示歡迎”。在虛擬條件句中,如果謂語部分有were、had或should時,可將它們置于句首,省略if,變成部分倒裝句。該句可還原為“If ministers shoulddecide to instigate allinquiry,wewouldwelcomeit.”。
9.【答案】C。解析:考查語篇銜接與連貫。銜接與連貫是語篇分析中的兩個基本概念,是語言成篇不可缺少的基本特征。銜接(cohesion)是指語篇內標記不同句際關系的形式連接,使篇章內的句子扭結在一起的語篇建構手段。語篇的銜接是通過詞匯和語法等表層結構形式實現的。對語義聯系進行說明,是語篇的有形網絡。連貫(coherence)則是指篇章是一個整體而不是一些不相關的詞句的堆積。它是語篇中意義的關聯,通過邏輯推理來達到語義連接,是語篇的無形網絡。語篇的銜接可通過以下銜接手段實現:指稱(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連接(conjunction)和詞匯銜接(lexical cohesion)等。本題中“Carol愛吃西紅柿”和“她生于非洲”這兩句話都是在說明一個人身上的特點,在形式上通過指稱She實現了銜接,但前后語義不連貫,無法構成一個有完整語義的語篇或主題.缺少語篇的連貫。故選C。
10.【答案】D。解析:考查同義關系。同義詞可分為以下幾類:①方言同義詞,指有地域差異的同義詞,如flat(英式)和apartment(美式)。②文體同義詞,指在文體上或正式程度上有差異的同義詞,如buy(非正式)和purchase(正式)。③搭配同義詞,指在用詞搭配上有差異的同義詞,如本題中,charge和accuse二者都可以表示指責某人做某事,但所使用的介詞搭配不同,前者與with搭配,后者與of搭配。④情感或評價的同義詞,指所包含的情感或態度有差異的同義詞,如politician(多含貶義)和statesman(多指褒義)。⑤存在語義差異的同義詞,指在意義上存在細微差別的同義詞,如timid和timorous,二者都有“膽怯的”之意,但前者表示某人在某個特殊情況下的狀態.也可以表示其一貫的性格,而后者只表示某個人一貫的性格。故選D。
11.【答案】B。解析:考查聽力技能教學。題干意思是:以下哪項指令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推斷能力?A項“聽故事。寫摘要”,B項“聽故事,確定作者的意圖”,C項“聽一個男孩的故事,然后畫一幅他的畫”,D項“聽故事,記下事件的具體日期”。在聽力技能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聽材料來分析和判斷作者意圖,即根據聽力材料中的已有信息推斷出未知信息,這可以訓練學生的推斷能力。故選B。
12.【答案】B。解析:考查課堂提問的類型。題干意思是:哪一種類型的問題最適合用于檢測學生的理解以及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rhetorical questions“反問句”,句子表面是疑問形式,但說話者的態度和意見很明確,并不需要聽話者的回答:referentialquestions“參考性問題”,此類問題一般沒有現成的答案,教師也沒有明確的答案.提問的目的在于力求學生發散思維、尋求信息,一般包括推理、評價性的問題和批判、創造性的問題;close questions“封閉性問題”,有固定答案且答案是唯一的,學生回答時借助再認或再現,通常用于強化鞏固課堂; display questions“展示性問題”,這種問題的答案通常是唯一的,教師預先知道問題的答案,提問只是為了考查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作答時只需憑借表層理解、短時記憶,或是快速查找課文,便能找到答案,一般包括對是非、對錯的選擇性問題和事實、回憶性問題。故選B。
13.【答案】A。解析:考查語言測試類型。題干意思是:診斷性測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診斷性測試是語言測試的一種類型,它主要用來探測和發現學生的理解和表達障礙,以便教師及時改進教學手段,從而積極地干預學習過程。診斷性測試常常基于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學生對某些語言點尚未完全掌握所表現出的種種跡象來命題。其成績一般不用來衡量和評估學生的語言水平。因此只有A項“發現學生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符合題意。B項屬于水平測試(proficiencytest),C項屬于能力測試(aptitudetest),D項屬于學業成績測試(achievement test)。故選A。
14.【答案】A。解析:考查口語教學活動。題干意思是:以下哪項活動通常用于培養學生的口語準確性?A項“識別并糾正口語錯誤”,B項“表演文中的對話”,C項“分組討論”,D項“兩人一組描述人物”。口語糾錯可保證語言的正確輸出,為精確表達奠定基礎,是關注準確性的口語活動。角色扮演、課堂分組討論、小組活動都是關注流利性的口語活動。故選A。
15.【答案】D。解析:考查學習策略。題干意思是:如果教師讓學生制定他們的學習計劃,他/她是在培養他們的什么策略?不同的研究者對學習策略有不同的分類,但各種分類法中基本都涉及四種策略,即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際策略。其中元認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y)指學生對自己的認知過程及結果的有效監視及控制的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控策略和調節策略。計劃策略指的是對學習等活動的事前規劃,如制定學習計劃等。故選D。
16.【答案】D。解析:考查詞匯教學內容。題干意思是:當教師告訴學生dog這詞也暗含“忠誠”意思時,教師是在教單詞的什么意義?詞的意義一般分為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兩個方面,前者指詞所表達的意思,通常分為外延意義(denotativemeaning)和內涵意義(connotativemeaning);后者指詞與詞之間的相互關系,包括搭配、近義詞、反義詞和下義詞。外延意義也叫概念意義(conceptual meaning)或所指意義(referential meaning),是詞匯的最基本意義.是語言符號所代表的事物的最基本特征的抽象概括,常視作是詞語在詞典中的定義或釋義;內涵意義指詞的隱含意義或象征意義。如dog一詞,原本意思是“狗”,一種動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外延意義,而狗象征著忠誠,因此“忠誠”是它的一個內涵意義。故選D。
17.I答案】A。解析:考查寫作教學過程。題干意思是:下列哪項是寫作過程的最后一步?A項“校改作文”,B項“寫出每段的中心句”,C項“收集與話題相關的信息”,D項“按邏輯順序組織信息”。寫作一般包括寫前準備、寫初稿、寫后編輯和校改等幾個步驟。準備階段主要是尋找話題,明確主題,根據寫作目的收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組織素材和規劃文章結構,列出提綱;初稿階段包括起草文章,添加內容;修改階段包括檢查所寫內容,加工潤色。同伴互改和小組評議等。故選A。
18.【答案】C。解析:考查聽力教學活動。題干意思是:在聽前提出與話題相關的問題,其主要目的是什么?A項“滿足學生的期望”,B項“增強學生自信”,C項“激活學生的圖式”,D項“提供任務反饋”。在聽前階段,教師提出與話題相關的問題可以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關于聽力材料的圖式知識,激活有關聽力話題的背景信息。故選C。
19.【答案】D。解析:考查語法教學內容。題干意思是:如果教師讓學生用that/which/whom進行填空,那么他/她最不可能關注語法的哪個層面?lexical level“詞匯層面”,syntactic level“句法層面”,discourse level“語篇層面”.morphological level“形態學層面”。語法教學的內容不僅包括語言形式/結構,還包括語意和語用。語言形式/結構包括詞法、句法等;語意包括語法形式與結構的意義;語用指語言在一定的語境、語篇中的表意功能。該教師讓學生選擇關系代詞填空,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定語從句這項語法的形式、意義和運用。形態學是研究詞的內部結構和構詞規則的科學。故選D。
20.【答案】c。解析:考查小組活動。題干意思是:如果教師讓學生分組談論他們的愛好,那么他/她是在鼓勵什么?peer correction“同伴糾錯”,peer feedback“同伴反饋”,peer interaction“同伴交往”,peer assessment“同伴評價”。教師讓學生分組談論他們的愛好,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故選C。
Passage l
21.【答案】C。解析:詞義題。根據畫線單詞定位于第一段中的“Increasingly,machines areprovidingnotonly the brawnbutthe brains,too.”,可知brawn與brains的意思相對應,brains表示智力、腦力,則brawn表示體力。故選C。
22.【答案】D。解析:指代題。第一段開頭舉出自動駕駛汽車、電腦撰寫體育賽事和股價浮動的新聞報道、電腦判卷等例子,并指出機器不僅可以提供體力,也可以提供腦力,從而引出人類將如何適應這一局面的問題——哪些人能在這種新型的機器經濟中成功、哪些人不會成功?故選D。
23.【答案】B。解析:細節題。根據第三段的第一句“YourSmanphonewill recorddata onyourlife an&when asked,willtellyouwhat to do,drawing ondatafromyourhome orfromyour spouse andfriends if need be.”可知,智能手機通過記錄你的生活數據,從而告訴你應當做什么,使得智能手機發送的指令是有價值、可靠的。故選B。
24.【答案】c。解析:細節題。根據最后一段中的“Theywillhaveanincentiveto disclosethatinformationtoget the better job or social opportunity.You’ii assume the worst about those who keep secrets,and SO openness will reign.”,可知透露信息的人可以得到好的工作或社會機遇,而那些保密的人會被人們往最壞處想.因而坦誠將成為王道。由此可知,那些保密的人最容易因這次技術革命受挫。故選C。
25.【答案】A。解析:推斷題。根據最后一段中的“You’ll assumetheworst about those who keep secrets,and soopenness will reign.Many of us will start to hate the idea of Big Data.”可知.大數據讓人們沒有隱私,并且不能說謊。故選A。
Passage 2
26.【答案】D。解析:推斷題。從第一段的最后一句“What makestoday’s criticisms different is an aggressive effort by advocacy groups,and self-proclaimed educational entrepreneurs to deregulate the preparation of teachers,and to expand independent,alternative routes into teaching."可以推斷出,對于如今師范教育的批判主要來自宣傳組織和所謂的教育企業家,故選D。
27.【答案】D。解析:詞義題。momentum意為“勢頭,動力,沖力”。根據momentum后面的句子“…with venture capitalists,philanthropy,and the 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ll providing sponsorship and substantial funding”可知,風險資本家、慈善事業及教育部提供的資金援助推動了美國在師資培養領域所做的努力。moment“時刻”,motive“動機”.achievement“成就,成績”,incentive“動機,刺激”。故選D。
28.【答案】D。解析:推斷題。根據第三段末尾“The resulting system of teacher preparation may differ dramatically in…moving away from its current location alongside legal,medical,and other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可推斷出,新的師范教育項目會遵照其他職業教育的慣例,D項正確。A項“美國的高等教育系統會完全瓦解”,該說法過于絕對。B項“美國高等教育系統將會被完全調整”,根據第三段第一句中“theUnited Statesmay quickly seek to dismantle its university system and replace much of it with independent,private programs”可知,只是大部分會被調整,而不是完全調整。C項“未來私立師范項目將不會為師范學生頒發學位證書”,文中未提及。故選D。
29.【答案】C。解析:細節題。根據第四段中的“several stateshave eitherpassedlegislationtolowerthe standards forbecoming ateacher”可知,幾個州為了應付教師短缺局面通過了降低教師標準的立法,A項“增加合格教師的數量”與原文不符。根據第五段中的“Because ofthe increasing tuition rates,a consequence in part,ofcuts in funding to public universities that contin He to educate most U.S.teachers,enrollments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have declined in many parts of the country”可知.由于學費的增加,對高等師范教育的資金投入縮減了,B項“提高對師范教育項目的資金投入”與原文不符。根據第四段末尾“…encourages smtes to expand the number of independent programs not associated wi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及第五段中的“Independent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are being viewed by som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lution in staffing the nation’s classrooms”可知.一些州發展私立師范教育項目,C項“發展非高等師范教育項目”正確。D項“為師范教育項目設立底線”.文中未提及。故選C。
30.【答案】A。解析:細節題。根據最后一段中的“Giventhe seriousness oftheteacher shortage problemin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ubstantial media attention that has been given to independent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as the solution to teacher shortages and education inequities”可知。由于美國教師短缺的嚴重問題,還有大量媒體對于私立師范教育的關注.私立師范教育被認為是解決師資短缺和教育不公的方法。故選A。
二、簡答題
31.【參考答案】
(1)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材料和手段。英語教材是英語課程資源的核心部分。教材在英語教學中的兩個作用:
①體系完整、內容豐富、設計合理的教材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培養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文化意識、學習策略這五方面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②結構合理、內容豐富、活動靈活多樣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合理,這有利于教師節省備課時間和精力,而且有利于他們在教學中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從而更好地培養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能力。
(2)教師使用教材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①根據所在地區的教學實際需要、學生現有水平、課時安排等,可對教材內容做適當的補充和刪減。但對教材所做的補充和刪減,不應影響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統性。要避免僅僅為了滿足考試需要而對教材作出取舍。
②根據實際教學目的和學生學習需求,對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和活動進行替換,也可根據需要添加活動步驟.比如增加準備或提示性的步驟,從而降低學習難度。教師還可適當擴展教學內容或延伸原有的教學活動,比如增加屬于相同主題且水平相當的閱讀篇目或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展開對話或討論活動,或增加詞匯學習活動或寫作活動等。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
③根據學生周圍的現實生活對教材編排順序做適當的調整。比如,現實生活中發生了某一重要事件,該事件與教材中某個單元的話題相關但進度不同步,在不影響教材的延續性和漸進性的前提下,可以提前學習這個單元,使學習內容與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同步。
三、教學情境分析題
32.【參考答案】
(1)該片段的教學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辨音能力。通過在語境中進行辨音練習,提高學生辨別[D]和[?:]的發音的能力;開展語音教學,推進學生聽、說、讀、寫各項技能的發展。
(2)該教師采用了以下兩種教學方法:
①使用最小對立體分析音差,進行辨音練習。在音位分析中,只涉及一個音素差別的對立體叫作最小對立體。該練習教師列出的四組詞使用的都是最小對立體。
②采用有意義的語言練習活動。教師不是孤立地讀出一個單詞讓學生選擇正確的答案,而是在通過句子讓學生理解句意的基礎之上選擇正確的發音。
(3)該教學片段體現了語音教學的原則有:
①針對性原則。針對性原則指語音訓練的重點應該放在有標記的語音特征之上。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困難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個練習主要訓練[?:]和[D]這一對長短音的區別,體現了這一原則。
②綜合性原則。語音教學并不是孤立的發音教學,教師應該將音素、音標、單詞、句子及語義、語用等各個層面結合起來,把語音教學融入有意義、有情景的語言練習和任務性的語言訓練中去,將語音同口語、交際、互動等圍繞意思展開的語言活動結合起來,應注意語義與語境、語調與語流相結合。該教學片段中,教師把語音和單詞、句子結合起來,體現了這一原則。
(4)能恰當體現語音教學原則的其他三種方法有:
①找出一組詞中讀音不相同的詞。教師連續讀幾個詞,有一個詞的發音與其他詞不同,請學生挑出發音不同的一個。該練習適用于音素教學和練習,體現了語音教學的針對性原則,如by—buy—bye—bay(第四個不同)。
②對比學習。把相近發音的一組元音或輔音放在一起,讓學生先聽,然后對比學習,體現了語音教學的準確性原則,例如/s/和/θ/,/i/和/i:/等。
③繞口令。繞口令可以調節氣氛,可以練習熟練程度,使學生在理解語句、語篇意義的基礎上,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受英語語音的節奏美.體現了語音教學的趣味性原則。
四、教學設計題
33.【參考設計】
Teaching Contents:
A passage about online shopping.
Teaching Objectives:
(1) Knowledge objectives
①Students can master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② Students can lear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nline shopping.
(2) Ability objectiv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and communicating abilities through class activities.
(3) Emotional objectiv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confidence of learning English*, and be not afraid of speaking English in class.
Teaching Key Points:
①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nline shopping.
② Students can comprehend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Students can have a reasonable consumption online.
Major Steps:
Step 1 Pre-reading (6 minutes)
(1) Show some questions on the blackboard and ask students to have a discussion.
①Do you know how to buy something on the Internet?
②Do you often buy things on the Interact?
③ What can you buy?
(2) Ask students to predict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Justification: This step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let them know the topic of this reading class.)
Step 2 While-reading (8 minutes)
(1) Fast read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this short passage quickly in oneminute, and then conclud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Ask students to examine their forecasts and conclude the main topic of this passage.
(Justification: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skimming ability in this step.)
(2) Careful reading
Let students read this passage carefully again.
Show the table on the blackboard and ask students to discuss about the online shopping. Then ask som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answers.
(Justification: Different ways of exploiting the text can help students not merely to cope with one particular text in class but to develop their reading strategies and reading ability.)
Step 3 Post-reading (6 minutes)
Choose two volunteers to have an interview about online shopping. One student acts as interviewer and the other interviewee.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learned in this class needs to be used in this interview.
(Justification: Students have the interview in their own way, which helps to make practical use of what they learn in this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