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學設計題
閱讀文本材料和具體要求,完成第19~21題。
課文原文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課文介紹
該課文選自某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第二單元“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單元說明
這個單元主要學習如何通過對古典詩歌特有的意向的把握,發揮想象,體會和品味中國古詩歌特有的意境美。
中國古典詩歌具有詩情畫意,意境優美。我們在欣賞這些作品時,要反復誦讀,置身詩境,借助聯想和想象,將作者所描繪的意象一-再現到 自己的腦海中,使整個心靈沉漫在一個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審美享受。
具體閱讀某一篇作品時,我們還要根據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點、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間的關系,采取相應的欣賞方法,體會獨特的意境。
《昔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相關要求
根據詩歌,散文,小說、劇本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從語言、形象、構思、意蘊、
情感等多個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發現作者獨特的藝術創造。
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現手法,了解相關的中國古代文化常識,豐富傳統文化積累,汲取思想、感情和藝術的營養,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
學生情況
高二年級第二學期,班額50人。
教學條件
教室配有多媒體設備,能夠演示PPT,播放音頻、視頻文件,投影實物。
19.根據上述材料,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并具體說明確定的依據(不可照抄材料)。(20分)
20.選擇其中一個具體的教學目標,設計一一個教學片段,簡要說明每個環節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20分)
21.設計一個具體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完成下面的[研討與練習]。(25分)
詩的結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反映了詩人什么性格?歷來詩評家都認為這兩句是全詩的“詩眼”,試結合全篇內容談談你對這種說法的理解。
19. [答案要點]
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李白的生平,認識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復誦讀、設置情境、小組合作,賞析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學習詩歌的表現手法,從而領會詩歌美質,激發學生對中國語言文字的熱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李白的“游仙”之念,結合有關資料,理解他不事權貴的傲岸性格,體會他對黑暗現實的反抗精神。
確立依據:
(1)課標。《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版) 》提出:獲得審美體驗,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發現作者獨特的藝術創造。在閱讀鑒賞中,了解詩歌的主要表現手法。李白是浪漫主義代表詩人,在文學史上有較高地位,故設定了目標1和目標2。
(2)教材。本單元是“置身詩境緣景明情”。不僅要把握作品意境,還需要在景中感悟作者思想感情。李白在“游仙”經歷中流露出對現實的不滿,故弓|導學生在意境中聯系李白的生平及其他作品風格,正確把握作品思想感情,故設定了目標3。
(8)學情。高二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掌握了基本的閱讀方法,學習能力強。學生對李白并不陌生,但容易理解偏差,忽視“知入論世”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分享學習,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去品味、感悟,幫助他們進入作品的情境,增強詩歌鑒賞能力。因此制定了以上三維融合的教學目標。
20. [答案要點]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識李白的“游仙”之念,結合有關資料,理解他不事權貴的傲岸性格,體會他對黑暗現實的反抗精神。
教學片斷:
一、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以詩而被稱為“仙”的只有李白,而最具仙風道骨的是他的山水風光大寫意。他喜愛的山水往往不是寧靜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而是奇峰絕壑的大山、天外飛來的瀑布、白波九道的江河,他好像要登涉這些雄偉奇險的山川和天地星辰同呼吸,與天仙神靈共往來。讓我們一起走近李白,走進李白“夢”的世界。
二、新授課文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范讀,聽準節奏,把握感情基調。
(2)學生齊讀本詩,疏通文意。
2.研讀詩歌,深入分析
提問:本文的寫作脈絡是什么?
明確:先寫夢因,接著寫夢境,最后寫夢悟。
(1)把握“夢因”
①提問:李白為何要去“夢游”?
要求:用文中原話回答。
明確: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②提問:天姥山有什么樣的特點?作者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寫天姥山?
要求:學生自主思考,教師點名回答。
明確:神秘、高大、仙氣飄飄,使用了夸張、襯托的手法。
③師生齊誦第一-自然段,感受天姥山的高聳與神秘,教師強調:重音和停頓。
(2)體會“夢境”
①提問:夢境分為幾個畫面?
明確:月夜渡湖、山之日景、山之夜景、仙人登場
②提問:選擇一個畫面,概括特點,感悟畫面。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探究
明確: A. 月夜渡湖一一寫詩人在月光照耀下飛渡鏡湖的情景。“飛” “送”兩字先后運用了夸張和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夢游路.上那種急切、興奮、輕快、神往的心情。
B.山之日景一一黎明時分,詩人著履登山,東方的海中涌出一輪紅日,四周是蒼翠的群山,耳際是山頂的天雞的叫C.山之夜景一一山中熊咆龍吟、電閃扉開、煙霧籠罩。景象神奇迷離,氣氛略微恐怖。
D.仙人登場一-金銀臺、霓為衣、騎鳳作馬、老虎奏琴、鸞鳳駕車、仙人濟濟一-堂。畫面富麗多彩,生動美麗。
③提問:這是一個怎樣的夢境? 詩人此時的心情如何?
明確:離奇變幻、五彩繽紛的夢境,特別是仙人登場的畫面。此時詩人心神完全解放,自由,盛大熱烈的場面,像是在迎接詩人的到來。
④提問:李白為何將夢境寫的如此盛大奇幻?
要求:學生結合預習資料分析感受,暢所欲言。
明確:夢境是宮廷生活、官場道路的折射。“ 月夜渡湖”是李白被召入宮時的心情。“山之日景”是他初入官場短暫的成功體驗。“山之夜景” 象征著官場變幻莫測,讓人心驚膽戰。
“云之君、仙之人”是達官貴人。夢游過程其
實就是現實的曲折反映,正是現實的丑惡激起了李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李白從夢中醒來時“恍驚起而長嗟”,內心滿是失望、無奈。
⑤學生總結李白復雜的感情變化,教師指導朗讀,讀出重音及斷句,注意氣勢。
(3)感受“夢悟”
①提問:作者從夢中得到了什么啟發?
要求:學生思考作答
明確:“世間行 樂亦如此-..須行即騎訪名山”,可見李白此時想要寄情山水,保持一種超脫世俗的理想人格。
②帶著灑脫、崇敬之情齊誦最后- 段。
三、鞏固小結,提升認知
學生分享本節課收獲,教師總結:神仙世界的五彩繽紛,反襯出人間社會的極端丑惡,詩人借此表達對黑暗現實的強烈不滿和憎惡。也正是這種追求自由的內心要求,詩人蔑視權貴,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
四、實際演練,分層作業
1.嘗試背誦全詩。
2.發揮想象,以李白的身份描繪自己夢中所見,分享夢中感悟。
21. [答案要點]
活動方式:設置情境,小組交流討論。
活動過程:
(一)讀題引入
教師ppt出示研討練習題:“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反映了詩人什么性格?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詩的?
(二)課堂活動
1.提間:“且放白 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是一種頹廢放縱的行為嗎?
明確:不是,李白對現實失望,無法實現自己的包袱,但他又不愿隨波追流,因此只能寄情山水,與山水為樂,保持獨立的人格理想。
2.提問: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明確:“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本句直抒胸臆,表明了李白藐視權貴,諷刺現實,體現了他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下載233網校APP及時獲取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
面試報考: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報名時間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面試情景還原,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