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真題已發布。
《中學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
1、楊老師經常擔心的問題是:"這些內容是學生們需要的嗎?"我這樣教,學生能接受嗎?”這表
明楊老師所處的教師專業發展階段是()
A.虛擬關注階段
B.生存關注階段
C.自我更新關注階段
D.任務關注階段
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白益民教授提出了“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階段論,認為教師專業發展分為以下五個階段:1.非關注階段:這一階段所形成的“前科學”的教育教學知識、觀念甚至一直遷延到教師正式執教階段。2.虛擬關注階段:該階段是教師集中進行教育理論及教師技能學習和訓練的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師初步有了對自我專業發展反思的萌芽,為正式進入任職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他們所獲得的教育教學經驗大多是間接性的。3.生存關注階段:這一階段的新手教師更多的是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關注他人對自我的評價,會不自覺地把大量的時間放在與同事、學生的關系處理上。新任教師一般處于這一階段。4.任務關注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師隨著基本“生存”知識、技能的掌握,自信心日益增強,由關注自我的生存到更多地關注教學工作,由關注“我能行嗎”轉到關注“我怎樣才能行”上來。5.自我更新關注階段:處于該階段的教師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教育教學經驗,其專業發展的動力轉移到了專業發展自身,不再受外部評價或職業升遷的牽制,直接以專業發展為指向。同時教師已經可以自覺依照教師發展的一般路線和自己日前的發展狀況,有意識地自我規劃,以謀求最大程度的自我發展。
題干中,楊老師擔心內容是否是學生所需要的,采用的方法是學生能否接受的,說明楊老師關注學生的需要,落實于教學的任務,屬于任務關注階段。D項正確。
A項:虛擬關注階段是指師范教育階段(包括實習期),在這一階段,師范生的身份是學生,至多只是“準教師”。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生存關注階段是指教師專業發展主要集中在專業態度和動機方面,尚難以過多的顧及專業知識和能力的發展。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自我更新關注階段是指教師的專業發展動力轉移到專業發展自身,而不再受到外部評價或職業升遷的牽制,直接以專業發展為指向。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本題選D。
2、劉老師嘗試用學生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旋律對學生需要掌握的學科知識進行重組,形成一系列別具特色的”教學工具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還主動與同事分享。關于劉老師的做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體現了教學內容的關聯性
B.實現了學生發展的多樣性
C.注重了教學方法的藝術性
D.尊重了學生認知的規律性
3、教數學的陳老師根據學生上學期期末成績將學生分為A、B、C三類,并對三類學生制定了
不同的教學計劃。陳老師的做法體現的是()
A.學生發展的個體差異性
B.學生發展的不平衡性
C.學生發展的未完成性
D.學生發展的階段性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1、在我國教育理論發展過程中,明確提出“生活教育論”,主張“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強調“教學做合一”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
B.黃炎培
c.楊賢江
D.陶行知
2、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長和社會延續與發展不可或缺的手段,是一切人和社會所必需的。這說明教育具有()
A.歷史性
B.階級性
C.永恒性
D.獨立性
生產經驗、生活經驗、思想、觀念、道德規范等文化形態都要依靠教育世代相傳,故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長的必要條件,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前提。
3、教育的生物起源論和心理起源論的共同點是()
A.將教育視為本能模仿
B.忽視教育的社會屬性
C.否認動物界存在教育
D.強調教育的目的性
《小學綜合素質》真題及答案
1、入職培訓時,汪校長要求每位新教師回答”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學”。這體現的教師職業特點是( )。
A.多樣性
B.主體性
C.價值性
D.生成性
B項,教師勞動的主體性指教師自身可以成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響力的榜樣。對于教師來說,首先,教育教學過程就是教師直接用自身的知識、智慧、品德影響學生的過程。再者,教師勞動工具的主體化也是教師勞動主體性的表現。教師所使用的教具、教材,也必須為教師自己所掌握,成為教師自己的東西,才能向學生傳授。
C項,教師職業的價值性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教師職業的價值體現在這一職業可以滿足作為教師的個體自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教師獲取主要生活來源的社會活動。其二,教師職業的價值體現在這一職業對他人、集體、國家、社會和人類的作用與意義上,體現在教師職業為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提供精神財富,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等方面。
D項,僅為迷惑選項。
2、陳老師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個迷你”師生共讀書吧“。她常常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共讀一本書, 有時自己也閱讀一些專業書籍。關于陳老師的做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陳老師注重提升自身素質
B.陳老師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C.陳老師充分發揚教學民主
D.陳老師具有專業發展意識
3、朱老師非常自信,她始終認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表明朱老師( )。
A.具有較強的教學應變能力
B.具有較強的角色認同感
C.具有較強的教學監控能力
D.具有較強的教學效能感
《小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真題及答案
21.美育主要任務
1、培養和提高學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養和提高學生鑒賞美的能力;
3、培養和提高學生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4、培養和提高學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22.少先隊活動形式
① 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少年兒童樹立革命理想,繼承革命傳統,培養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是少先隊活動的重要內容。
② 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活動,幫助少年兒童學好文化科學知識,為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新技術革命做好準備,是少先隊的重要任務。
③ 假期活動,內容豐富、安排得當的假期活動,不僅能使隊員得到積極的休息,而且能使他們受到深刻的教育。
④ 體育、游戲活動。
23.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內容
(1)個人自身行為的成敗經驗是影響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來說,成功經驗會提高效能期望,失敗的經驗則會降低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不過,成敗經驗對自我效能感的影響還要取決于個體對成敗的歸因方式。
(2)替代性經驗,一個人的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在與環境互動的過程中形成的。當學生看見替代者成功時,就會增強自我效能感;相反,則會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語勸說,用語言說服學生相信自己具有完成給定任務的能力,會使學生在遇到困難時付出更大的努力。
(4)情緒喚醒,在充滿緊張、危險的場合或負荷較大的情況下,情緒易于喚起,而高度的情緒喚起和緊張的生理狀態會妨礙行為操作,降低個體對成功的預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