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論述影響人格發展的社會因素。
【參考答案】人格的發展是個體社會化的結果,以下是影響人格發展的三個方面:
(1)家庭教養模式。權威型、專斷型、溺愛型和忽視型四種教養模式。對兒童的人格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2)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在學生社會化中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教師與學生的相互影響來實現的。
(3)同輩群體。與同輩群體的交往使兒童能夠進行人際關系和交流的探索,并發展人際敏感性,奠定兒童今后社會交往的基礎,促進兒童的社會化和人格的發展。
四、材料分析題
材料:小峰平時性格乖巧,在初一、初二時曾任學生會干部,成績中等偏上,但自從升入初三,成績開始下降。開學的前兩周時間里返校上課的時間只有兩天半, 每次都以頭暈、腳扭傷等原因請假不來學校,其實他是沉迷于網絡游戲而不肯來上學。班主任后來了解到,小峰之所以會變成另外一個人,是因為在一次放學路上, 他遭同學勒索,還不敢告訴別人,而且為了給勒索者錢不得已偷了父母的錢,被父親知道后還被打罵了一頓,從此,小峰便沉迷于網絡游戲,他說只有在網絡游戲里 才能找到自我。
問題:結合心理學相關理論,談談如何看待網絡成癮問題。
【參考答案】網絡成癮是指由于患者對互聯網絡 過度依賴而導致的一種心理異常癥狀以及伴隨的一種生理性不適。網絡成癮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網絡本身的誘惑力;中學生面臨的困擾增多,學習和競爭壓力 大;同伴群體影響;中學生自控能力較弱;家庭的教養方式的影響。材料中小峰網絡成癮是因為在路上被勒索,心里害怕還無處訴說,在生活中遇到了困擾;同時加 上父母的責罵,才去網絡的虛擬環境里尋找自我。這個材料啟發我們,對待網絡成癮問題時,首先要分析網絡成癮的原因,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矯正。而針對已 經網絡成癮的小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矯正:
第一,通過控制上網時間和次數,形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第二,采用認知療法,針對小峰網絡成癮問題本身及背后的問題,即被勒索后心里害怕卻無處訴說,以及偷錢后被父親打罵,與小峰進行談話溝通,使其勇敢面對被勒索的問題并分析網絡成癮的危害,探討如何正確使用互聯網。
第三,通過小峰的父母進行談話溝通,使其了解小峰偷錢及沉迷網絡的原因,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為幫助小峰矯正網絡成癮提供條件。
通關必看: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提前備考有妙招,233網校匯聚教師資格經驗豐富講師,為廣大考生打造一次通關備考秘籍,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