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張大爺來到藥店,他拿出從市場上購買的三七,讓給鑒別一下真偽。經常有顧客來藥店咨詢三七的真偽鑒別,今天,就三七個子貨的鑒別介紹給藥店人。
采收期不同有春、冬三七之分
三七分春三七和冬三七,每年的6~9月份是植物生長茂盛、生命力較強的季節,植物的整個植株營養飽和,屬于生命的黃金期。故這個時候采挖的三七,屬于藥用價值最高的,保全了其生命的精華,一般稱為春三七。
另外要留種的三七,在冬季采收,由于種子吸收一部分營養,所以冬三七干癟,皺縮不飽滿。
以筆者的經驗,市售的三七一般都是春三七,由于冬三七外形干癟,很少有冬三七個子貨出售。
春、冬三七的性狀鑒別
摘除花蕾后采挖的三七,此時采收的三七飽滿、藥效、藥性比較好,三七的質量為最優。
性狀:呈圓錐形或類圓柱形。表面灰黃色或黃褐色。質堅實,體重。斷面灰褐色或灰綠色。味苦微甜。因尚未結籽,根飽滿,個體較大,體重質密、堅實而不中空,色澤好、表面光滑。
以個大、肥壯、體重、質堅實,表面黃褐色、斷面灰綠色者為佳。傳統經驗也認為個大、體重、表面光滑、“銅皮鐵骨”者為佳。
冬三七
三七留種后采收的三七,此時采收的三七因留種,果實吸收根的營養和水分,采收的三七不飽滿,藥效與春三七相比要差一些。
性狀:體大質松,外皮多皺紋抽溝,體質輕,不飽滿、形瘦而皺褶,品質相對較差。
表皮的顏色
藥店的中藥調劑員有時會發現,進貨批次不同,生長的區域不一樣,有的三七表面顏色不同。
例如,三七表面灰黃偏白色的,是灰色土質生長出的三七;表面黃褐有些偏紅色,或灰綠色偏紅是紅棕色土質生長出的三七;表皮偏黃色的是土質偏黃的原因。這個問題,在藥店日常銷售中,有些精明的顧客也會提出三七表皮顏色不同的疑問。其實,這與三七的質量沒有太大的關系。
三七的常見偽品
偽品三七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莪術等相似藥材經加工而成,另一類是以性狀類似的植物冒充三七,分別稱為加工類偽品和冒充類偽品。
以下是常見的三七偽品
注:菊三七、藤三七和景天三七,這些植物在民間有時做三七使用,但和正品三七來源、成份、功效都有較大差別,不可混淆。
參考文獻:
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廣東省藥品檢驗所 編 《中國中藥材真偽鑒別圖典》 廣東科技出版社 2011.1
2019執業藥師零基礎過全科方案,送精編習題手冊(電子版)+考前三次摸底測試+2套押題,立即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