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節,凌晨零點零一分,南京的20后寶寶“豆豆”出生了;零點零七分,成都20后寶寶“糖果”出生了;零點二十分,北京的20后寶寶“小皮皮”出生了......這一天,20后寶寶們陸續出生。對此,除了送上祝福外,倔強的90后還表示自己永遠不服“老”。
新生命的誕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不過新手爸媽們也要注意照顧好嬌弱的寶寶。在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新手爸媽們常經歷的事是小孩一年四季都在感冒。
一、嬰幼兒用藥隱患
小孩一感冒,父母就緊張兮兮,買各種感冒藥,口服劑、貼劑、噴劑等等,只要有一點癥狀,不管是咳嗽、打噴嚏、鼻塞或者發燒,馬上就灌藥,有些更擔心的送到醫療機構直接要求使用抗生素。
這種關心則亂的現象在中國屢見不鮮,兒童的不合理用藥情況非常普遍,因為不合理用藥而致畸形、致聾、致器官衰竭甚至致死的案例每年都有發生,為什么總會出現這種情況?
二、不合理用藥
1、劑型的缺失
我國兒科“缺醫少藥”十分嚴重,市面上的兒童專用藥劑型同現有的藥物劑型相比僅1:59,這是個非常低的數據。中國人口龐大,每年新生兒有一千多萬,但兒童專用藥卻少之又少。
兒童專用藥少,導致一些家長給小孩盲目使用成人藥。兒童使用成人藥的劑量又不容易確定,就算減量給小孩用藥也不能保證藥到病除,甚至可能發生毒副作用不良反應。
2、用藥不規范
兒童用藥的缺失使得部分兒科醫生憑借臨床經驗,將成人劑量進行調整,處方中經常出現“半片、1/4片”的用量描述,這種非整片的用量不好掌控,常會出現“靠手掰、用刀切”。這不僅污染藥品,患兒服藥的依從性也低。
并且有些老一輩的帶小孩看病拿藥,錯把醫生開的1/4片給理解成了4片,這種駭人聽聞的事并不罕見。
三、兒童用藥指南
1、除了疫苗外,其他藥物不能預防流感病毒。
很多家庭常備板藍根,認為在流感流行季節給寶寶喝板藍根顆粒能預防感冒,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目前并沒有足夠的臨床試驗證明板藍根顆粒可以預防感冒。
2、感冒癥狀輕時,四歲以下兒童不建議使用感冒藥。
兒童輕度感冒,利用自身免疫系統一周內即可自行痊愈,用藥只是起一定的促進作用,但許多藥物所含成分對兒童有多重傷害。
3、抗生素不亂用。
除醫生所開處方含抗生素外,不可擅自給兒童使用抗生素。遵照醫生所開抗生素的劑量及療程使用,不擅自停藥,不擅自加量。
4、不擅自給兒童使用成人藥。兒童肝臟未發育成熟,解毒能力有限,擅自使用成人藥可能對兒童造成器官損害。醫生所開處方含成人藥1/2、1/4片時,注意用量控制,分藥片需用手拿時,先清洗干凈手,以防藥片污染。
5、多種藥物混合使用時,先咨詢醫生,以防加重藥物毒性反應。
6、不亂用兒童補品。兒童各器官都處于發育階段,脾胃消化能力弱,滋補品本身滋膩礙胃,影響脾胃運化,更加加重消化負擔。
推薦:
藥師學習太費腦?聽業內大咖、美貌與才華并重的姜雅老師講考點和答題技巧!帶你讀薄教材,舉一反三,做題才能更有效率!點擊馬上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