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可抑制細菌生長繁殖,是對細菌具有抑制或殺滅作用的化學物質,屬于抗菌藥物。
那么,在什么情況下你會使用它呢?感冒?高燒不退?增強抵抗力?還是一得病就用?你以為的用藥治病或強身健體,其實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可能產生的后果是造成你聽覺神經損害、造血系統障礙、腎損害、肝損害及胃腸道反應等,換句話說,就是哪兒哪兒都可能不好了。
曾經驚艷全國的春晚節目《千手觀音》,21位聾啞演員中有18位是因為藥物致聾,其中大部分是因為兒童時期濫用抗生素導致失聰的。
中國的抗生素濫用率很高,你可能就是濫用抗生素的其中一員。
一、抗生素作用
抗生素種類多樣,包括大環內酯類、β-內酰胺類、氨基糖苷類等,命名方式有xx巴坦,頭孢xx,xx西林,xx環素,xx卡星,xx米星,xx霉素,xx氧頭孢,xx培南,利福xx,xx(柔)比星,xx曲星。
抗生素的作用機制有四個方面:
一是抑制細胞壁的合成,就是讓細菌沒有保護層;
二是與細胞膜相互作用,影響膜的滲透性,可簡單理解為損傷細菌表皮,讓細菌的營養外流;
三是干擾蛋白質的合成,蛋白質是組成生命體很重要的成分,少了蛋白質,細菌就難以存活;
四是抑制核酸復制和轉錄,也就是將細菌繁殖后代的路堵死,少數幾個無法繁殖的細菌成不了氣候,自然就無法傷害人體了。
二、使用情況
在上個世紀,抗生素就存在大量濫用現象,普通感冒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用抗生素,當時人們對抗生素的錯誤印象就是“仙丹”,什么病都用它。
當時湖北省一家醫療機構對普通感冒患者做了抗生素使用的情況分析,幾百位患者只有少數沒有用抗生素。而其中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沒有用抗生素的人退燒速度比用了抗生素的人更快,且抗生素用得種類越多,退燒越慢。
2012年以前,在中國大約有80%的抗生素被濫用,因為抗生素不需要處方就可以輕易買到,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普通民眾濫用、誤用抗生素的現象。
2018年的全國細菌耐藥監測報告顯示,十三個細菌耐藥率的情況分布圖中,有八個細菌耐藥率仍然非常高,甚至有個別細菌耐藥率還在上升。
耐藥率的上升意味著抗生素的殺菌作用將越來越弱,而抗生素的研制速度遠遠跟不上細菌的耐藥速度,一旦細菌對所有藥物都耐受,我們將無藥可用。
三、濫用的危害
1、可使人產生過敏反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2、長時間、大劑量的服用抗生素,會損害自身臟器、肝臟神經系統、腎臟血液系統。
3、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會使人體內正常的菌群失衡,使對藥物敏感的細菌死亡,不敏感的真菌大量繁殖,導致二重感染。
4、降低人體免疫力,還可使人體腸道菌群失調,發生腹瀉。
由于藥物的濫用,使病菌迅速適應了抗生素的環境(耐藥率增加),各種“超級病菌”相繼誕生,這種細菌將讓所有抗生素都束手無策。
四、應用原則
1、對癥用藥,遵醫囑;根據醫生開的處方購買和使用,不多用也不少用。
2、沒有細菌感染的癥狀、體征和證據時不服用處方抗生素。
3、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的,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避免增強細菌的耐藥性。病原微生物未明確時用廣譜,明確了用窄譜。
4、能用一種解決的不用兩種,合并用藥的種類越多,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就越高。
5、抗生素可用可不用時,盡量不用。
拒絕抗生素濫用現象刻不容緩!請將此文轉發給身邊人。
推薦:
藥師學習太費腦?聽業內大咖、美貌與才華并重的姜雅老師講考點和答題技巧!帶你讀薄教材,舉一反三,做題才能更有效率!點擊馬上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