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執業藥師考試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要點(10)
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俗稱澳抗,正常陰性)
(二)臨床意義
(1)異常提示慢性或遷延性乙型肝炎活動期,與HBsAg感染有關的肝硬化或原發性肝癌。
(2)慢性HBsAg攜帶者,即肝功能已恢復正常而HBsAg尚未轉陰,或HBsAg陽性持續6個月以上而患者既無乙肝癥狀也無ALT異常,即所謂HBsAg攜帶者。
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 HBSAb 是一種保護性抗體,表明人具一定免疫力。
(二)臨床意義 陽性見于:
(1)乙型肝炎恢復期,或既往曾感染過HlBV,現已恢復,且對HBV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2)接種乙肝疫苗所產生的效果。
八、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
(二)臨床意義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陽性見于:
(1)提示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為活動性。在HBV感染的早期,表示血液中含有較多的病毒顆粒,提示肝細胞有進行性損害和血清具有高度傳染性;若血清中HBeAg持續陽性,則提示乙型肝炎轉為慢性,表明患者預后不良。
(2)乙型肝炎加重之前,HBeAg即有升高,有助于預測肝炎病情。
(3)HBsAg和HBeAg均為陽性的妊娠期婦女,可將乙型肝炎病毒傳播給新生兒,其感染的陽性率為70%~90%。
九、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 HBeAb 正常為陰性
(二)臨床意義 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陽性見于:
(1)HBeAg轉陰的患者,即HBV部分被清除或抑制,病毒復制減少,傳染性降低。
(2)部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可檢出抗一HBe。
(3)在HBeAg和抗一HBs陰性時,如能檢出抗一HBe和抗一HBc,也能確診為近期感染乙型肝炎。
十、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 HBCAb 陰性
(二)臨床意義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陽性見于:
(1)抗HBc—IgM陽性是診斷急性乙型肝炎和判斷病毒復制活躍的指標,提示患者血液有較強的傳染性,比HBeAg敏感得多,抗HBc—IgM陽性尚可見于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患者。
(2)HBc一IgG陽性,高滴度表示正在感染HBV,低滴度則表示既往感染過HBV,具有流行病學的意義。
如在乙型肝炎者血液中檢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同為陽性,在臨床上稱為“大三陽”;在其血液中檢測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同為陽性,在臨床上稱為“小三陽”。
“大三陽’’說明HBV在人體內復制活躍,帶有傳染性,如同時見AST及ALT升高,為具有傳染性的一類肝炎,應盡快隔離?!靶∪枴闭f明HBV在人體內復制減少,傳染性小,如肝功能正常,又無癥狀,稱為乙型肝炎病毒無癥狀攜帶者,傳染性小,不需要隔離。
相關推薦:
特別推薦:
??????
?γ????
???????
????????
-
1
????????
?????????澫??
??????????????? -
2
???????
?????????
???????????????? -
3
??????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