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執業藥師考試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要點(17)
一 臨床表現
1.腹痛 臍周或上腹部,呈間歇或反復發作。
2.精神癥狀 精神不安、哭鬧、頭痛,夜間磨牙、夢驚;嚴重者會導致發育障礙和智力遲鈍。
3.消化道癥狀 伴有食欲缺乏、惡心、嘔吐、便秘、腹瀉。
4.過敏反應 反復出現蕁麻疹、哮喘、瘙癢、血管神經性水腫,面部可見白色蟲斑,重者可致營養不良、面黃消瘦或面色不均勻。
5.糞檢及血常規 在大便中找到蛔蟲,在鏡檢下可發現蛔蟲卵。血常規檢查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二 藥物治療
《國家非處方藥目錄》中收載的抗蠕蟲藥物活性成分有阿苯達唑、甲苯咪唑、枸櫞酸哌嗪、噻嘧啶。
(一)非處方藥
1.阿苯達唑 廣譜抗線蟲藥,對蛔、蟯、鞭、鉤蟲的成蟲及幼蟲均有較好療效,適用于多種線蟲的混合感染。治愈率高達100%。
2.甲苯咪唑 廣譜抗線蟲藥,對蛔蟲、蟯蟲、鞭蟲、鉤蟲(十二指腸及美洲鉤蟲)的成蟲及幼蟲均有較好療效,一次頓服。
3.枸櫞酸哌嗪 對蛔蟲、蟯蟲有效,安全,具有麻痹蟲體肌肉的作用,使之不能附著在人體的腸壁上,而隨腸蠕動排出。睡前頓服,連服2日,一般不必同服緩瀉藥。
4.噻嘧啶 對腸道寄生蟲具有神經肌肉阻滯作用,使蛔蟲產生痙攣性麻痹,使蟲體安全排出體外作用快而優于哌嗪。口服本品驅蟲時無需緩瀉藥。適用于蛔蟲、蟯蟲及十二指腸鉤蟲感染。
(二)處方藥
1.噻苯達唑 為廣譜抗線蟲藥,對糞類圓線蟲、鞭蟲病、蛔蟲病等均有作用。
2.伊維菌素 用于蛔蟲,可破壞神經遞質一酪氨酸所介導的中樞神經系統突觸傳遞過程,導致蟲體神經系統麻痹而死亡。空腹或睡前頓服。
三 用藥注意事項
1.空腹服用抗蠕蟲藥可減少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增加藥物與蟲體的直接接觸,增強療效。
2.要堅持用藥,在個療程后應注意觀察大便有無蟲體。如未根治,則需進行第2個療程的治療。但兩個療程間應至少間隔1~2周。如遺忘漏服,應盡快補服,若已接近下一次服藥的時,則無須補服,也不必增加劑量。
3.少數蛔蟲感染較嚴重的病例在服用抗蠕蟲藥后可引起蛔蟲游走,造成腹痛或口吐蛔蟲,甚至引起窒息,此時應加用噻嘧啶驅蟲藥以避免發生上述不良反應,或向醫師咨詢。
4.抗蠕蟲藥對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不宜應用;大多數抗蠕蟲藥在肝臟分解而經腎臟排泄,但2歲以下的兒童肝腎臟發育不全,尤其是肝臟內缺乏有關代謝酶,容易損傷肝腎,因此對2歲以下兒童禁用,尤其噻嘧啶對1歲以下兒童禁用,對肝腎功能不全者要慎用。
5.抗蠕蟲藥對癲癇、急性化膿性或彌漫性皮炎患者禁用;對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患者慎用。
6.噻嘧啶與枸櫞酸哌嗪有拮抗作用,不能合用。
7.抗蠕蟲藥不宜長時間應用,否則對人體的糖代謝也會產生影響。
8.對腸道蛔蟲的感染,預防是至關重要的。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餐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凈;經常剪指甲,并糾正兒童吸吮手指的習慣。
相關推薦:
特別推薦:
??????
?γ????
???????
????????
-
1
????????
?????????澫??
??????????????? -
2
???????
?????????
???????????????? -
3
??????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