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執業藥師考試藥學綜合知識復習要點(18)
凍傷(瘡)
二、臨床表現 局部凍傷(瘡)的表現主要在復溫以后。按組織損傷輕重可分為3度。
(一) 1度凍傷(紅斑型) 初始時受凍的皮膚蒼白,以后紅腫并形成局限性紫紅色腫塊,邊緣鮮紅,中央青紫,自覺發熱、瘙癢或疼痛感,遇熱而更甚之,觸壓時皮膚褪色恢復緩慢。病變數日后消失,局部脫一層皮,不留任何瘢痕。
(二) 2度凍傷(水皰型) 紅腫嚴重而起水泡,疼痛較劇烈,感覺遲鈍或麻木,1~2日后水皰吸收結痂,2~3周后結痂脫落。如發生感染時可潰爛,腫脹,疼痛加劇,久治不愈則愈后結疤。
(三) 3度凍傷(壞疽型) 全層皮膚甚至肌肉或骨頭壞死,復溫時可見血泡,后皮膚變成黑色,腐爛的肌肉脫落后長出肉芽,極不易愈合,愈后可留下色素沉著或結疤。
三、藥物治療 《國家非處方藥目錄》收載的治療凍傷(瘡)藥物活性成分和制劑有樟腦、氧化鋅、肌醇煙酸酯軟膏(煙肌酯)、凍瘡膏。
(一)非處方藥
1.對未形成潰瘍的凍瘡,輕輕按摩或溫水濕敷,以促進血液循環,切忌以熱水敷或熱火烘烤。并可外涂敷紫云膏。
2.對1度凍瘡者選用10%樟腦軟膏(5%樟腦醑)涂敷患部,一日2次。或以肌醇煙酸酯軟膏涂敷患部,作用緩和而持久,用于凍瘡的防治,對1~2度凍瘡者可局部涂敷10%辣椒軟膏、10%氧化鋅軟膏或凍瘡膏等。
3.對局部發生水皰和糜爛者,可涂敷10%氧化鋅軟膏或依沙吖啶(利瓦諾)氧化鋅糊劑;對發生潰爛而感染者,局部以0.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后清除溢出的黏液后涂敷潰瘍膏、0.5%~1%紅霉素、0.5%林可霉素乳膏或10%魚石脂軟膏,以控制細菌的感染。
4.口服煙酸或酌選其緩釋劑;口服維生素E可促進肌肉生長;或口服蘆丁片。對瘙癢嚴重者可加服抗過敏藥氯苯那敏(撲爾敏)或賽庚啶。
(二)處方藥 對合并嚴重感染者可給予抗生素,如紅霉素、克林霉素。
四、用藥注意事項
1.樟腦有刺激性,外用偶可引起接觸性皮炎。如皮膚有破損處、潰瘍、創面、皮膚滲出部位不宜涂敷;對已破潰的凍瘡不宜使用,并避免接觸眼睛和其他黏膜部位。如發生過敏反應,應即停藥。另樟腦有揮發性,可透過胎盤屏障,對妊娠期婦女慎用。
2.局部應用樟腦、辣椒、肌醇煙酸酯軟膏后可稍加用力搓擦以幫助滲透,但強度僅達到皮膚發紅即可,用藥持續時間也不宜太長。
3.除藥物治療外,嚴寒冬季須注意對肢體的保暖,及早穿戴棉鞋、手套和耳套,衣服鞋襪宜寬大松軟,并不宜在室外久留。對易出腳汗者,每晚宜用熱水清洗,每天更換襪子并及時除濕。天氣干冷時多吃御寒的食品,如肉桂、老姜、辣椒或羊肉等。凍瘡極易復發,如在兒童時期患發,每年到季后就會出現,對年年復發者可在夏季開始逐漸養成用冷水洗臉、洗足、擦身的習慣,提高耐寒能力。
相關推薦:
特別推薦:
??????
?γ????
???????
????????
-
1
????????
?????????澫??
??????????????? -
2
???????
?????????
???????????????? -
3
??????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