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D
注解:藥材原粉壓片時由于藥粉流動性差,因此填入模圈的藥粉量不一致,造成片重差異;此外原因還有顆粒粗細相差懸殊、顆粒流動性差以致模孔中顆粒填充不均勻;潤滑劑用量不足或混合不勻,以致加料時顆粒的流速不一,填充量不等;兩側加料器安裝高度不同,或加料器堵塞使填充顆粒的速度不一,或下沖下降不靈活,填充量不同,均會造成片重差異。
20.B
注解:片劑崩解主要是崩解劑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加入高效崩解劑可以很好改善。崩解超限的原因有:(1)崩解劑的品種、用量及加入方法不當,或干燥不夠均影響片劑的崩解和溶出。可以調整崩解劑品種或用量,采用內外加結合法加入崩解劑。(2)粘合劑粘性太強,用量過多;疏水性潤滑劑用量過大也可造成,而硬脂酸鎂是疏水性潤滑劑,因此要控制用量。(3)制粒時顆粒過硬或壓片時壓力過大都可以使片劑堅硬,崩解遲緩,溶出變慢。(4)此外含膠、糖或浸膏的片子貯存溫度較高或引濕后崩解時間會延長,應注意存放。
21.A
注解:粘沖的原因可能是:(1)顆粒太潮,潤滑劑用量不足或分布不均勻,中藥片劑尤其是浸膏片,由于浸膏中含有易引濕的成分,以及室內溫度、濕度過高等,均易產生粘沖;(2)沖模表面粗糙或刻字太深也易產生。
22.D
注解:目前某些控釋制劑就是通過對顆粒進行包衣,包不同厚度來達到控釋的作用的;固體制劑除了片劑能包衣,丸劑也可以包衣。
23.C
注解:片心除符合一般質量要求外,片心形狀要求深弧度片,這樣棱角小,利于包衣完整嚴密。
24.A
25.C
26.B
注解:隔離層在以下特殊性質的藥物必須包該層衣層:(1)酸性藥物:直接包粉衣層將促使糖漿中的蔗糖轉化;(2)易吸潮變質或本身是易溶性的藥物,如果直接包粉衣層接觸糖漿會使水份進入片心,溶解藥物或使片心吸潮,不易干燥,易于變質進一步破壞衣層。
27.E
注解:包糖衣確實共需包五層衣層,即隔離層、粉衣層、糖衣層、有色糖衣層、打光,但隔離層應視情況,可包可不包;包隔離層的主要目的是增強片劑的穩定性,而包粉衣層的主要目的是使片芯失去棱角;包糖衣層所用物料僅為糖漿;包有色糖衣層時要注意從內到外有色糖漿的顏色要由淺至深,否則會使藥片表面深淺不一。
28.A
注解:片心未干燥或包糖衣層時最初幾層沒有層層干燥\膠液層水分進入到片心,可以出現脫殼;有色糖漿用量過少引起化斑或色澤不均勻。
29.B
注解:片劑只有具備一定硬度,其在運輸或攜帶過程中才能保持藥片完整,而藥片完整是保證每片中藥物含量準確的前提。
30.C
注解:腸溶衣片崩解應先在胃液中試驗,2h內不得有裂縫、軟化或崩解現象;然后再加入磷酸鹽緩沖液中, 1h內應全部崩解。
31.D
32.E
注解:表面活性劑在片劑崩解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促進潤濕,因此若片劑崩解遲緩,加入表面活性劑均可加速其崩解;含有膠類、糖類及浸膏片貯存溫度較高引濕后,崩解時間延長尤為顯著。
33.D
注解:含量均勻度是指小劑量片劑中每片含量偏離標示量的程度。
[B型題]
(1~4題)
1.E
2.D
3.B
4.A
注解:口含片一般需要在口中慢慢含化,因此要求一定硬度且有一定體積,含化后徐徐咽下有利于藥物充分接觸口腔及咽喉部位,有利于相應部位疾病的治療;多層片可以使每層含有不同的藥物,這樣有配伍變化的藥物可以分別分散于不同部位,避免起反應;分散片要求遇水能迅速崩解形成均勻的具有較大粘性的混懸水分散體,因此需要加入含有高效崩解劑及水性高粘度膨脹材料;一般外用片用于外部清洗或漱口等,需要呈現液體狀態,因此臨用前用適量水或緩沖液溶解后使用。
(5~8題)
5.E
6.C
7.A
8.D
(9~12題)
9.C
10.E
11.B
12.D
(13~16題)
13.C
14.A
15.B
16.E
(17~20題)
17.A
18.E
19.C
20.B
(21~24題)
21.B
22.C
23.A
24.D
注解:一般片劑在制備時,需要考慮藥物及輔料的性質即流動性與可壓性來選擇不同的壓片方法。如果藥物及輔料的流動性可壓性好,可以考慮直接壓片,如果藥物為粉末狀即采用粉末直接壓片法,如果藥物為結晶即采用結晶壓片法;但是如果藥物本身可壓性不好,則應考慮先制成顆粒再壓片,具體采用干法制粒壓片還是濕法制粒壓片,決定于物料對濕熱是否穩定,由于干法制粒壓片制粒過程中不接觸濕熱,而是直接通過滾壓等方法制粒,因此溫度較低,適合在濕熱條件下不穩定者,反之受濕遇熱不起變化就可以采用與干法制粒壓片相對應的濕法制粒壓片。
(25~28題)
25.B
26.A
27.D
28.A
(29~32題)
29.E
30.C
31. B
32.D
(33~36題)
33.B
34.D
35.C
3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