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藥與方劑
(歷年分值范圍5分)
【中藥】:在中醫藥學理論指導下認識和使用,并能以中醫藥學理論體系的術語表述其性能、功效和使用規律,用于預防、診斷、治療疾病和康復保健等方面的物質。
【方劑】:治病的藥方。
第一節:歷代本草代表作簡介
【要點提示】
歷代本草代表著作的學術價值。
第二節:中藥的性能
【要點提示】
1.寒涼性、溫熱性所示效用及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
2.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所示效用及臨床應用。
3.氣味配合與療效的關系。
4.沉降性、升浮性所示效用及臨床應用。
5.使用有毒藥的注意事項。
第三節:中藥的功效與主治病證
【要點提示】
1.功效的分類。
2.主治病證的表述。
第四節:中藥的配伍
【要點提示】
七情配伍的內容及應用原則。
第五節:方劑與治法
【要點提示】
1.“八法”的內容與應用。
2.君臣佐使的內容。
第三:中藥的功效與主治病證
【要點提示】
歷代本草代表著作的學術價值。
第二章中藥材的生產和品質
(歷年分值范圍5~8分)
在近兩年的考試中,本章內容占試題的3%~6%,主要考核考生對藥材質量影響因素的理解。本章重點知識點是道地藥材的主要產地、常用的產地加工方法、產地加工的目的及各類藥材的一般采收原則,其中道地藥材的主要產地和產地加工方法為歷年必考題,產地加工的目的和影響藥材質量的因素為常考題。
第一節:中藥材的品種與栽培
【要點提示】
1.品種對藥材質量的影響。
2.栽培對藥材質量的影響。
第二節:中藥材的產地
【要點提示】
1.產地對藥材質量的影響。
2.道地藥材。
第三節:中藥材的采收
【要點提示】
1.采收對藥材質量的影響。
2.藥材的適宜采收期。
3.各類藥材的一般采收原則。
4.采收中的注意事項。
第四節:中藥材的產地加工
【要點提示】
1.產地加工的目的。
2.常用的產地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