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執業藥師中藥學專業知識一真題:
相關考點:
1、辛能散、能行,有發散、行氣、活血作用。如荊芥(治表證)、薄荷,香附(治氣滯),川芎(治血瘀)等。辛味藥大多能耗氣傷陰,氣虛陰虧者慎用。
2、甘能補、能緩、能和,有補虛、和中、緩急、調和藥性等作用。如黃芪(治虛證)、熟地、核桃仁、枸杞子,治攣急作痛、調和藥性的飴糖、甘草等,某些甘味藥還能解藥、食毒,如甘草、蜂蜜等。甘味藥大多能膩膈礙胃,令人中滿(閉門留寇),凡濕阻、食積、中滿氣滯者慎用。
3、酸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如五味子,五倍子(治久瀉久痢),烏梅,山茱萸等。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烏梅等。酸味藥大多能收斂邪氣,凡邪未盡之證均當慎用。
澀同酸味一樣有收斂固澀作用,如龍骨(治滑脫諸證),赤石脂(治久痢脫肛),烏賊骨等。
4、苦能泄、能燥、能堅。能瀉作用有三:一通泄,如大黃(瀉熱通便);二降泄,如苦杏仁(降泄肺氣),代赭石(降逆,治呃逆嘔喘);三清泄,如黃連、梔子。能燥作用指燥濕,如治寒濕的蒼術、厚樸,治濕熱的黃柏、苦參等。能堅的作用有二:一堅陰,如黃柏、知母;二堅厚腸胃,如少量黃連可以止瀉。苦味藥大多能傷津、伐胃,津液大傷及脾胃虛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通便作用,如昆布、海藻(治凜瘍、痰核),鱉甲(治癔瘦),芒硝(治熱結便秘)等。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高血壓動脈硬化者、脾虛便糖者慎用。
備戰藥師你是否遇到同樣的問題:考點晦澀難懂記不住?內容太多記不全?總之看書就會,做題不對。跟專業老師學,快速吃透考點,姜雅,劉恩釗,仇牧等7位行業大咖主講,助你輕松上岸。
推薦執業藥師暢學班,性價比之選,考試不過還可免費重學1次,購課有保障,備考更安心。>>點此去了解執業藥師暢學班課程>>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