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建設項目有關資料如下:
1)項目計算期為10年,其中建設期為2年。項目第3年投產,第5年開始達到100%設計生產能力。
2)項目建設投資8000萬元(不含建設期貸款利息和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預計7500萬元形成固定資產,500萬元形成無形資產。固定資產折舊費為673萬元,固定資產余值在項目運營期末收回。
3)無形資產在運營期8年中,均勻攤人成本。
4)流動資金為1000萬元,在項目計算期末收回。
5)項目的設計生產能力為年產量1.1萬t,預計每噸銷售價為7000元,年營業稅金及附加按營業收入的5%計取,所得稅率為33%。
6)項目的資金投入、收益、成本等基礎數據見表4-1。

7)還款方式。在項目運營期間(即從第3年至第10年)按等額本金法償還,流動資金貸款每年付息。長期貸款利率為6.22%(按年計息),流動資金貸款利率為3%。
8)經營成本的20%計入固定成本(折舊費、攤銷費、利息支出均應計入固定成本),法定盈余公積金按照l0%計提。
問題(各表中數字按四舍五入取整,其他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1.計算無形資產攤銷費。
2.編制項目借款還本付息估算表。
3.編制項目總成本費用估算表。
4.編制項目利潤與利潤分配表,計算第3年的利息備付率和償債備付率,分析項目的償債能力。
5.計算第7年的產量盈虧平衡點和單價盈虧平衡點,分析項目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2、某建設單位經相關主管部門批準,組織建設某項目全過程總承包(即EPC模式)的公開招標工作。該工程工期定為2年,考慮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決定該工程在項目基本方案確定后即開始招標。招標程序如下:
1)組織評標。
2)招標文件的澄清與修改。
3)成立該工程招標領導機構。
4)召開投標預備會。
5)建立評標組織。
6)決定中標單位。
7)對申請投標者進行資格預審,并將結果通知所有申請投標者。
8)委托招標代理機構代理招標。
9)委托咨詢機構編制招標文件。
10)向資格審查合格的投標者發售招標文件。
11)組織投標單位踏勘現場。
12)發布招標公告和投標邀請書。
13)發出中標通知書。
14)編制標底。
15)建設單位與中標單位簽訂承發包合同。
16)召開開標會議,審查投標書。
業主于2000年3月1日發布該項目施工招標公告,其中載明招標項目的性質、大致規模、實施地點、獲取招標文件的辦法等事項,還要求參加投標的施工單位必須是本市一、二級企業或外地一級企業,近3年內有獲省、市優質工程獎的項目,且需提供相應的資質證書和證明文件。4月1日向通過資格預審的施工單位發售招標文件,各投標單位領取招標文件的人員均按要求列表登記并簽收。招標文件中明確規定:工期不得長于24個月,工程質量要求獲得本省優質工程獎,4月18 日 16時為投標截止時間。
開標時,由各投標人推選的代表檢查投標文件的密封情況,確認無誤后由招標人當眾拆封,宣讀投標人名稱、投標價格、工期等內容,還宣布了評標標準和評標委員會名單(共8人,包括招標人代表2人、招標人上級主管部門代表1人、技術專家3人、經濟專家2人),并授權評標委員會直接確定中標人。
問題(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1.上述招標程序中的工作順序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排出正確順序。具體工作實施情況哪些方面不符合相關法律與規定?
2.若本工程有A、B、c、D 4家投標單位為有效投標。經評審,4家投標單位投標方案的有關參數見表3-3。列式計算D單位投標方案的年費用(基準折現率為10%)。
3.評標委員會在初步評審中匯總了各投標單位的得分,見表3.4。各投標單位的報價以年費用作為評標基礎,年費用最低的為100分,與最低年費用相比,每上升1%扣2分。若表3-4評價指標的權重分別為:業績25%、投標方案25%、質量目標5%、方案年費用45%,計算各投標單位的評標得分。
表3-3各投標方案有關參數表

表3-4各投標單位得分及方案費用表

3、某施工合同約定如下:
1)合同工期為110天,工期獎罰均為3000元/天(已含稅金)。
2)當某一分項工程實際量比清單量增減超過10%時,調整綜合單價。
3)規費費率為3.55%,稅金率為3.41%。
4)機械閑置補償費為臺班單價的50%,人員窩工補償費為50元/工日。開工前,承包人編制并經發包人批準的網絡計劃如圖3-1所示。

工作B和I共用一臺施工機械,只能順序施工,不能同時進行。臺班單價為1000元/(臺?班)。
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業主要求調整設計方案,使工作C的持續時間延長10天,人員窩工50工日。
事件2:I工作施工前,承包方為了獲得工期提前獎,經承發包雙方商定,使I工作持續時間縮短2天,增加趕工措施費3500元。
事件3:H工作施工過程中,勞動力供應不足,使H工作拖延了5天,承包方強調勞動力供應不足是因天氣炎熱所致。
事件4:招標文件中G工作的清單工程量為1750m3(綜合單價為300元/m3),與施工圖樣不符,實際工程量為1900m3。經承發包雙方商定,在G工作工程量增加但不影響因事件1~事件3而調整的項目總工期的前提下,每完成lm3增加的趕工工程量按綜合單價60元計算趕工費(不考慮其他措施費)。
上述事件發生后,承包方均及時向發包方提出了索賠,并得到了相應的處理。
問題:
1.承包方是否可以分別就事件1~事件4提出工期和費用索賠?說明理由。
2.事件1~事件4發生后,承包方可得到的合理工期補償為多少天?該項目的實際工期是多少天?
3.事件1~事件4發生后,承包方可得到總的費用追加額是多少(計算過程和結果均以-元為單位,結果取整)?
4、某建設項目有關數據如下:
1)建設期為2年,運營期為8年,建設投資為5000萬元(不含建設期貸款利息),其中包括無形資產600萬元。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和貸款,貸款總額為2200萬元,在建設期每年貸人1100萬元,貸款年利率為5.85%(按季計息)。流動資金為900萬元,全部為自有資金。
2)無形資產在運營期8年中均勻攤入成本。固定資產使用年限為10年,殘值為200萬元,按照直線法折舊。
3)固定資產投資貸款在運營期前3年按照等額本息法償還。
4)項目計算期第3年的經營成本為1960萬元,計算期第4~第10年的經營成本為2800萬元。
5)復利現值系數見表3-1。
表3-1復利現值系數表

問題(計算結果四舍五入保留兩位小數,各表中計算數字四舍五入取整數):
1.計算建設期貸款利息、固定資產年折舊費、無形資產年攤銷費和期末固定資產余值。
2.編制項目還本付息計劃表和總成本費用估算表。
3.假設項目各年的凈現金流量如表3-2所列,計算該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i1與i2的差額為5%)。
表3-2項目凈現金流量表

5、某企業預投資某一石化項目,設計生產能力為45萬t,已知生產能力為30萬t的同類項目投入設備費用為30000萬元,設備綜合調整系數1.1,該類項目生產能力指數估計為0.8。該類項目的建筑工程費是設備費的10%,安裝工程費用是設備費的20%,其他工程費用是設備費的10%,這三項的綜合調整系數為1.0,其他投資費用估算為l000萬元。項目建設期為3年,投資進度計劃:第一年30%,第二年50%,第三年20%,建設前期的年數假設為0。
基本預備費率為10%,建設期內生產資料漲價預備費率為5%。該項目的自有資金50000萬元,其余通過銀行貸款獲得,年利率為8%,按季計息,貸款發放進度與項目投資進度一致。
該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以后,全廠定員1100人,工資與福利費按照每人每年12000元估算,每年的其他費用為860萬元(其中其他制造費用300萬元)。年外購商品或服務費用900萬元,年外購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費為6200萬元,年修理費為500萬元,年經營成本為4500萬元,年營業費用忽略不計,年預收營業收入為1200萬元。各項流動資金的最低周轉天數:應收賬款30天,預付賬款20天,現金45天,存貨中各構成項的周轉次數均為40天,應付賬款30天,預收賬款35天。
問題(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1.估算建設期借款利息。
2.用分項詳細估算法估算擬建項目的流動資金,編制流動資金投資估算表。
3.估算建設項目的總投資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