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工業(yè)管道安裝工程及工程量規(guī)則
一、內容提要
這節(jié)課主要介紹第四章第五節(jié)工業(yè)管道安裝工程第六節(jié)管道系統(tǒng)的試驗、吹掃與清洗第七節(jié)工程量清單項目設置及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二、重點、難點
1、工業(yè)管道的分類與分級,常用管件、部件、支架吊架的性能、應用范圍及安裝規(guī)范和要求。
2、中、低壓管道安裝的主要工序、方法和規(guī)范;高壓管道的焊接、彎管加工方法、工藝要求和安裝規(guī)范。
3、管道系統(tǒng)的試驗、吹掃與清洗規(guī)范、方法及要求。
4、管道安裝工程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和工程量計算方法。
三、內容講解
大綱要求
1、了解所選考專業(yè)組系統(tǒng)及其主要設備組成。
2、熟悉所選考專業(yè)組系統(tǒng)的安裝及調試工藝和相關規(guī)范的基本內容。
3、掌握安裝工程工程量清單項目設置及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4、掌握安裝工程工程量計算方法,并能夠根據工程圖紙編制、審核工程量清單。
第五節(jié)工業(yè)管道安裝工程
工業(yè)管道又可細分為工藝管道和動力管道兩種。
工藝管道一般是指直接為產品生產輸送主要物料(介質)的管道,又稱為物料管道;動力管道是指為生產設備輸送動力媒介質的管道。
一、熱力管道系統(tǒng)
熱力管道是輸送蒸汽或過熱水等熱能介質的管道。
(一)熱力管過敷設形式
1、布置形式
熱力管道的平面布置主要有枝狀和環(huán)狀兩類。
2、敷設方式
(1)架空敷設。不受地下水位的影響,運行時維修、檢查方便,適用于地下水位較高、地質不適宜地下敷設或為了地下敷設必須進行大量土石方工程的地區(qū),是一種比較經濟的敷設形式。其缺點是占地面積大,管道熱損失大。
架空敷設按支架高度和不同,可分為低支架、中支架和高支架三種敷設形式。
低支架敷設時,管道保溫層外殼距地面的凈高不宜小于0.3m;中支架敷設時,其距離一般為2.0-4.0m;高支架敷設時,應不低于4.5 m。
(2)地溝敷設。地溝敷設分為通行地溝、半通行地溝和不通行地溝三種敷設形式。
1)通行地溝敷設。當熱力管道通過不允許開挖的路面處時;熱力管道數量多或管徑較大;地溝內任一側管道垂直排列寬度超過1.5m時,采用通行地溝敷設。通行地溝凈高不應低于1.8m,通道寬度不應小于0.7m。
2)半通行地溝敷設。當熱力管道通過的地面不允許開挖,且采用架空敷設不合理時;或管子數量較多,采用不通行地溝管道單排水平布置的溝寬受到限制時,可采用半通行地溝敷設。
3)不通行地溝敷設。管道數量少、管徑較小、距離較短,以及維修工作量不大時,宜采用不通行地溝敷設。不通行地溝內管道一般采用單排水平敷設。
(3)直接埋地敷設。熱力管道在土壤腐蝕性小、地下水位低(低于管道保溫層底部0.5m以上)、土壤具有良好滲水性以及不受腐蝕性液體侵入的地區(qū),可采用直接埋地敷設。
例:熱力管道架空敷設的缺點有( )。
A.不經濟
B.運行時維修、檢查不方便
C.占地面積大
D.管道熱損失大
答案:CD
(二)熱膨脹的補償
1、自然補償
自然補償是利用管路幾何形狀所具有的彈性,來吸收熱變形。
自然補償器分為L形和Z形兩種,安裝時應正確確定彎管兩端固定支架的位置。
2、人工補償
人工補償是利用管道補償器來吸收熱變形的補償方式,常用的有方形補償器、填料式補償器、波形補償器等。
填料式補償器又稱套筒式補償器,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帶底腳的套筒、插管和填料函。這種補償器主要用在安裝方形補償器時空間不夠的場合。
在熱力管道上,波形補償器只用于管徑較大(300mm以上)、壓力較低的(0.6MPa)的場合。它的優(yōu)點是結構緊湊,只發(fā)生軸向變形,與方形補償器相比占據空間位置小。缺點是制造比較困難,耐壓低,補償能力小,軸向推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