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P/F,28%,5)=0.2910,(P/F,32%,5)=0.2495,(P/F,28%,1)=0.7813
(P/F,32%,1)=0.7576,(P/A,28%,3)=1.8684,(P/A,32%,3)=1.7663
要求:
(1)計算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不含稅銷售收入;
(2)計算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應交增值稅和應交消費稅;
(3)計算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
(4)計算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營業稅金及附加;
(5)計算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折舊額;
(6)計算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不含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
(7)計算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息稅前利潤;
(8)計算使用新設備比繼續使用舊設備增加的投資額;
(9)計算舊設備提前報廢發生的凈損失;
(10)計算項目計算期內各年的增量凈現金流量;
(11)計算該更新改造項目的差額內含收益率;
(12)判斷是否應該進行更新改造。
[答案]:
(1)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不含稅銷售收入=增加的含稅銷售收入/(1+增值稅稅率)=117000/(1+17%)=100000(元)
(2)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應交增值稅=增加的增值稅銷項稅額-增加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增加的不含稅銷售收入×增值稅稅率-增加的增值稅進項稅額
=100000×17%-7000=10000(元)
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應交消費稅=增加的不含稅銷售收入×消費稅稅率=100000×5%=5000(元)
(3)“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的計算依據是應交增值稅、應交營業稅和應交消費稅,本題中只涉及增值稅和消費稅,因此,以“應交增值稅和應交消費稅”作為計算依據。
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增加的應交增值稅+增加的應交消費稅)×7%=1050(元)
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教育費附加=(增加的應交增值稅+增加的應交消費稅)×3%=450(元)
(4)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營業稅金及附加,應按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應交營業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進行估算。本題中,不涉及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和資源稅,只需要按照因更新改造內增加的應交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進行估算。結果為:
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營業稅金及附加=5000+1050+450=6500(元)
(5)如果繼續使用舊設備則年折舊額=(100000-30000)/5=14000(元)
如果使用新設備則年折舊額=(200000-50000)/5=30000(元)
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年折舊額=30000-14000=16000(元)
(6)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不含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增加的經營成本+增加的折舊=40000+16000=56000(元)
(7)因更新改造每年增加的息稅前利潤=A產品增加的息稅前利潤+導致其他產品增加的息稅前利潤
=(增加的A產品不含稅銷售收入-增加的A產品不含財務費用的總成本費用-增加的營業稅金及附加)+導致其他產品增加的息前稅后利潤/(1-所得稅稅率)
=(100000-56000-6500)+(-3750)/(1-25%)=32500(元)
(8)使用新設備比繼續使用舊設備增加的投資額=新設備的投資額-舊設備的變價凈收入=200000-100000=100000(元)
(9)舊設備提前報廢發生的凈損失=舊設備的折余價值-舊設備目前變現凈收入=80000-100000=-20000(元)
(10)△NCF0=-100000(元)
△NCF1=該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稅率)+該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舊+因舊固定資產提前報廢發生凈損失而抵減的所得稅額
=32500×(1-25%)+16000+(-20000)×25%=35375(元)
△NCF2~4=該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稅率)+該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舊=32500×(1-25%)+16000=40375(元)
第五年回收新固定資產凈殘值與假定繼續使用舊設備固定資產凈殘值的差額=50000-30000=20000(元)
△NCF5=該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息稅前利潤×(1-所得稅稅率)+該年因更新改造增加的折舊+該年回收新固定資產凈殘值超過假定繼續使用的舊固定資產凈殘值之差額
=32500×(1-25%)+16000+20000=60375(元)
(11)60375×(P/F,△IRR,5)+40375×(P/A,△IRR,3)×(P/F,△IRR,1)+35375×(P/F,△IRR,1)-100000=0
經過計算可知:
60375×(P/F,28%,5)+40375×(P/A,28%,3)×(P/F,28%,1)+35375×(P/F,28%,1)-100000=4146.27(元)
60375×(P/F,32%,5)+40375×(P/A,32%,3)×(P/F,32%,1)+35375×(P/F,32%,1)-100000=-4108.58(元)
因此存在等式:(△IRR-28%)/(32%-28%)=(0-4146.27)/(-4108.58-4146.27)
解得:該更新改造項目的差額內含收益率△IRR=30.01%
(12)由于更新改造項目的差額內含收益率(30.01%)高于企業要求的最低投資報酬率(25%),所以,應該進行更新改造。
4.某企業準備投資一個完整工業建設項目,所在的行業基準折現率(資金成本率)為10%,分別有A、B、兩個方案可供選擇。
(1)A方案的有關資料如下:
單位:元
計算期
項目 |
0 |
1 |
2 |
3 |
4 |
5 |
6 |
稅后凈現金流量 |
-80000 |
0 |
30000 |
35000 |
20000 |
40000 |
30000 |
2)B方案的項目計算期為3年,凈現值為15000元。
要求:
(1)計算A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
(2)按最短計算期法計算A方案調整后的凈現值,并做出投資決策;
(3)用方案重復法做出投資決策。
[答案]:
(1)A方案的凈現值
=30000×(P/F,10%,2)+35000×(P/F,10%,3)+20000×(P/F,10%,4)+40000×(P/F,10%,5)+30000×(P/F,10%,6)-80000
=24792+26295.5+13660+24836+16935-80000=26518.5(元)
A方案的年等額凈回收額=26518.5/(P/A,10%,6)=6088.79(元)
(2)最短計算期為3年,A方案調整后的凈現值=6088.79×(P/A,10%,3)=15142.21(元)
由于高于B方案的凈現值,因此,應該選擇A方案。
(3)3和6的最小公倍數為6
用方案重復法計算出的B方案的凈現值=15000+15000×(P/F,10%,3)=26269.5(元)
由于低于A方案的凈現值,所以,應該選擇A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