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ABC
[解析]:根據內部收益率的計算原理可知,該指標不受設定折現率的影響。(參見教材122頁)
[該題針對“報考評價指標的計算及類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2
[答案]:ABCD
[解析]:在項目投資決策中,應按在運營期內應交納的營業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等估算。而城市維護建設稅與教育費附加的計稅基礎是:應交增值稅+應交營業稅+應交消費稅,所以應該選擇ABCD。(參見教材107頁)
[該題針對“投入類財務可行性要素的估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3
[答案]:ABCD
[解析]:計算凈現值指標具體有一般方法、特殊方法和插入函數法三種方法。一般方法具體包括公式法和列表法兩種形式。(參見教材119至120頁)
[該題針對“報考評價指標的含義,計算方法及特征”知識點進行考核]
4
[答案]:ABD
[解析]:企業投資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 提出投資領域和投資對象;2. 評價投資方案的可行性;3. 投資方案的比較與選擇;4.投資方案的執行;5.投資方案的再評價。(參見教材96頁)
[該題針對“投資概述”知識點進行考核]
5
[答案]:AD
[解析]:如果項目完全不具備財務可行性,則項目的評價指標均處于不可行區間,凈現值小于0,凈現值率小于0,內部收益率小于設定的折現率,不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大于運營期的一半,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大于計算期的一半,總投資收益率低于基準總投資收益率。(參見教材127頁)
[該題針對“運用相關指標評價投資項目的財務可行性”知識點進行考核]
6
[答案]:ABCD
[解析]:如果某投資項目的原始投資中,只涉及形成固定資產的費用,而不涉及形成無形資產的費用、形成其他資產的費用或流動資產投資,甚至連預備費也可以不予考慮,則該項目就屬于單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參見教材114頁)
[該題針對“兩種特殊的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知識點進行考核]
7
[答案]:ABC
[解析]:項目總投資=原始投資+建設期資本化利息=120+10=130(萬元);試產期的息稅前利潤為-5+8=3(萬元),達產期的息稅前利潤合計為280+8×5=320(萬元),運營期平均息稅前利潤=(3+320)/(1+5)=53.83(萬元),總投資收益率=53.83/130×100%=41.41%;包括建設期的靜態投資回收期=3+(120-2-30)/100=3.88(年)。(參見教材115至117頁)
[該題針對“財務可行性評價指標的含義及類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8
[答案]:ABD
[解析]:投資決策的主要方法包括凈現值法.凈現值率法.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年等額凈回收額法和計算期統一法等具體方法。許多人將財務可行性評價指標的計算方法等同于投資決策的方法,這是完全錯誤的。事實上,在投資決策方法中,從來就不存在所謂的投資回收期法和內部收益率法。(參見教材129至131頁)
[該題針對“項目投資決策方法及應用”知識點進行考核]
9
[答案]:CD
[解析]:從財務評價的角度,投資決策報考評價指標主要包括凈現值.凈現值率.內部收益率,其中,凈現值屬于絕對指標。總投資收益率屬于靜態評價指標。(參見教材118至122頁)
[該題針對“報考評價指標的含義,計算方法及特征”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