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計算題
1.XYZ公司有關資產資料如下:
(1)XYZ公司有一條電子產品生產線,由A、B、C三項設備構成,初始成本分別為60萬元,90萬元和150萬元,使用年限均為10年,預計凈殘值均為零,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至2008年末該生產線已使用5年。整條生產線構成完整的產銷單位,屬于一個資產組。
(2)2008年該生產線所生產的電子產品有替代產品上市,截至年底導致公司生產的電子產品銷路銳減40%,因此,公司于年末對該條生產線進行減值測試。
(3)2008年末,XYZ公司估計該生產線的公允價值為84萬元,估計相關處置費用為3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為90萬元。另外,A設備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22.5萬元,B、C兩項設備都無法合理估計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以及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4)整條生產線預計尚可使用5年。
要求:
(1)計算資產組和各項設備的減值損失;
(2)編制有關會計分錄。
【正確答案】
(1)2008年12月31日資產組賬面價值=(60-60/10×5)+(90-90/10×5)+(150-150/10×5)=150(萬元)。
因XYZ公司估計該生產線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81(84-3)萬元,預計未來
現金流量的現值為90萬元,因此資產組可收回金額為90萬元。
該資產組應確認的減值損失=150-90=60(萬元)。
將資產組的減值損失分攤至各項設備:
單位:萬元
設備A | 設備B | 設備C | 整條生產線 (資產組) | |
賬面價值 | 30 | 45 | 75 | 150 |
可收回金額 | 90 | |||
減值損失 | 60 | |||
減值損失分攤比例 | 20% | 30% | 50% | 100% |
分攤減值損失 | 7.5 | 18 | 30 | 55.5 |
分攤后的賬面價值 | 22.5 | 27 | 45 | |
尚未分攤的減值損失 | 4.5 | |||
二次分攤比例 | 37.5% | 62.5% | ||
二次分攤的減值損失 | 1.69 | 2.81 | 4.5 | |
二次分攤后應確認減值損失總額 | 7.5 | 19.69 | 32.81 | 60 |
二次分攤后的賬面價值 | 22.5 | 25.31 | 42.19 | 90 |
(2)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6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設備A 7.5
——設備B 19.69
——設備C 32.81
2.ABC高科技公司(簡稱ABC公司)擁有A、B、C三個資產組,在2009年末,這三個資產組的賬面價值分別為100萬元、150萬元和200萬元,沒有商譽。這三個資產組為三條生產線,預計剩余使用壽命分別為10年、20年和20年,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由于ABC公司的競爭對手通過技術創新推出了更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受到市場歡迎,從而對ABC公司產品產生了重大不利影響,為此,ABC公司于2009年末對各資產組進行減值測試。已知ABC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由總部負責,總部資產包括一棟辦公大樓和一個研發中心,其中辦公大樓的賬面價值為150萬元,研發中心的賬面價值為50萬元。辦公大樓的賬面價值可以在合理和一致的基礎上分攤至各資產組,但是研發中心的賬面價值難以在合理和一致的基礎上分攤至各相關資產組。對于辦公大樓的賬面價值,企業根據各資產組的賬面價值和剩余使用壽命加權平均計算的賬面價值分攤比例進行分攤。ABC公司計算得到的資產組A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199萬元,資產組B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164萬元,資產組C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271萬元,包括研發中心在內的最小資產組組合(ABC公司)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720萬元。 假定各資產組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難以確定。
要求:
判定資產組A、B、C和總部資產是否發生減值,如果發生減值,計算相應的減值損失金額為多少。(計算結果只保留整數,小數位四舍五入)
【正確答案】
在對各資產組進行減值測試時,首先應當認定與其相關的總部資產。由于ABC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由總部負責,因此相關的總部資產包括辦公大樓和研發中心,考慮到辦公大樓的賬面價值可以在合理和一致的基礎上分攤至各資產組,但是研發中心的賬面價值難以在合理和一致的基礎上分攤至各相關資產組。因此,對于辦公大樓的賬面價值,企業應當首先根據各資產組的賬面價值和剩余使用年限加權平均計算的賬面價值分攤比例進行分攤,具體如下:
單位:萬元
資產組B | 資產組C | 總計 | ||
各資產組賬面價值 | 100 | 150 | 200 | 450 |
各資產組剩余使用壽命 | 10 | 20 | 20 | |
按使用壽命計算的權重 | 1 | 2 | 2 | |
加權計算后的賬面價值 | 100 | 300 | 400 | 800 |
辦公大樓分攤比例(各資產組加權計算后的賬面價值/各資產組加權平均計算后的賬面價值合計) | 12.5% | 37.5% | 50% | 100% |
辦公大樓賬面價值分攤到各資產組的金額 | 19 | 56 | 75 | 150 |
包括分攤的辦公大樓賬面價值的各資產組賬面價值 | 119 | 206 | 275 | 600 |
資產組A、B、C的可收回金額分別為199萬元、164萬元和271萬元,而相應的賬面價值(包括分攤的辦公大樓賬面價值)分別為119萬元、206萬元和275萬元,資產組B和C的可收回金額均低于其賬面價值,應當分別確認42萬元和4萬元減值損失,并將該減值損失在辦公大樓和資產組之間進行分攤。根據分攤結果,因資產組B發生減值損失42萬元而導致辦公大樓減值11(42×56/206)萬元,導致資產組B中所包括資產發生減值31(42×150/206)萬元;因資產組C發生減值損失4萬元而導致辦公大樓減值1(4×75/275)萬元,導致資產組C中所包括資產發生減值3(4×200/275)萬元。經過上述減值測試后,資產組A、B、C和辦公大樓的賬面價值分別為100萬元、119(150-31)萬元、197(200-3)萬元和138(150-11-1)萬元,研發中心的賬面價值仍為50萬元,由此包括研發中心在內的最小資產組組合(即ABC公司)的賬面價值總額為604(100+119+197+138+50)萬元,但其可收回金額為720萬元,高于其賬面價值,因此,企業不必再進一步確認減值損失(包括研發中心的減值損失)。根據以上計算與分析結果,ABC公司資產組A沒有發生減值,資產組B和C發生了減值,應當對其所包括資產分別確認減值損失31萬元和3萬元。總部資產中,辦公樓發生了減值,應當確認減值損失12萬元,但是研發中心沒有發生減值。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