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表日后取得確鑿證據,表明某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發生了減值或者需要調整該項資產原先確認的減值金額。本事項可以稱為調整減值。
這一事項是指資產負債表日,根據當時的資料判斷某項資產可能發生了損失或減值,但沒有最后確定是否會發生,因而按照當時的最佳估計金額反映在財務報表中;但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所取得的確鑿證據能證明該事實成立,即某項資產已經發生了損失或減值,則應對資產負債表日所作的估計予以修正。
企業在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生的涉及資產減值準備的調整事項,如發生在報告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之前,應相應調整報告年度的所得稅;如果發生在報告年度匯算清繳之后,應將與資產減值準備有關的事項產生的納稅調整金額。作為本年度的納稅調整事項,相應調整本年度應交所得稅。
【例5】甲公司2008年4月銷售給乙公司一批產品,貨款58 000萬元(含增值稅),乙公司5月份收到所購物資并驗收入庫,按合同規定,乙公司應于收到所購物資后一個月內付款。由于乙公司財務狀況不佳,到2008年12月31日仍未付款。甲公司于12月31日編制2008年度財務報表時,已為該項應收賬款提取壞賬準備2 900萬元(假定壞賬準備提取比例為5%);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上“應收賬款”項目的金額為76 000萬元,其中55 100萬元為該項應收賬款。甲公司于2009年2月2日(所得稅匯算清繳前)收到乙公司通知,乙公司已宣告破產清算,無力償還所欠部分貨款,甲公司預計可收回應收賬款的40%。
本例中,甲公司在收到乙公司通知時,首先判斷是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中的調整事項,并根據調整事項的處理原則進行處理如下(以萬元為單位):
(1)2009年2月2日補提壞賬準備
應補提的壞賬準備=58 000×60%-2 900=31 900(萬元)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資產減值損失) 31 900
貸:壞賬準備 31 900
(2)調整遞延所得稅資產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797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調整所得稅費用)(31 900×25%)7975
(3)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的余額轉入利潤分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3925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31900-7975) 23925
(4)調整利潤分配有關數字
借:盈余公積 2392.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392.5
(5)調整報告年度財務報表相關項目的數字(財務報表略)
①資產負債表項目的調整:
調減應收賬款31 900萬元;調增遞延所得稅資產7975萬元;調減盈余公積2392.5萬元;調減未分配利潤21532.5萬元。
②利潤表項目的調整:
調增資產減值損失31 900萬元;調減所得稅費用7975萬元。
③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項目的調整:
調減凈利潤23925萬元,調減提取盈余公積2392.5萬元。
(6)調整2009年2月份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資產負債表略)
甲公司在編制2009年1月份的資產負債表時,按照調整前2008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的數字作為資產負債的年初數,由于發生了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甲公司除了調整2008年度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的數字外,還應當調整2009年2月份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的年初數,其年初數按照2008年12月31日調整后的數字填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