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長期股權投資[考情分析及基本概況]
第三節 共同控制經營和共同控制資產
某些情況下,企業可能與其他方約定,各自投入一定的資產進行某項經營活動,而不是通過出資設立一個被投資單位的方式來實現,即為共同控制經營;或者是不同的企業按照合同或協議約定對若干項資產實施共同控制,構成共同控制資產。
一、共同控制經營
共同控制經營,是指企業使用本企業的資產或其他經濟資源與其他合營方共同進行某項經濟活動(該經濟活動不構成獨立的會計主體),并且按照合同或協議約定對該經濟活動實施共同控制。
在共同控制經營的情況下,合營方應作如下處理:
1.確認其所控制的用于共同控制經營的資產及發生的負債
共同控制經營的情況下,合營方通常是通過運用本企業的資產及其他經濟資源為共同控制經營提供必要的生產條件。按照合營合同或協議約定,合營方將本企業資產用于共同經營,合營期結束后合營方將收回該資產不再用于共同控制經營的,則合營方應將該資產作為本企業的資產確認。
2.確認與共同控制經營有關的成本費用及共同控制經營產生的收入中本企業享有的份額
合營方運用本企業的資產及其他經濟資源進行合營活動,視共同控制經營的情況,應當對發生的與共同控制經營的有關支出進行歸集。例如,在各合營方一起進行飛機制造的情況下,合營方應在生產成本中歸集合營中發生的費用支出,借記“生產成本——共同控制經營”科目,貸記“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等科目,對于合營中發生的某些支出需要各合營方共同負擔的,合營方應將本企業應承擔的份額計入生產成本。共同控制經營生產的產品對外出售時,所產生的收入中應由本企業享有的部分,應借記“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同時應結轉售出產品的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等科目。
二、共同控制資產
共同控制資產,是指企業與其他合營方共同投入或出資購買一項或多項資產,按照合同或協議約定對有關的資產實施共同控制的情況。
存在共同控制資產的情況下,作為合營方,企業應在自身的賬簿及報表中確認共同控制的資產中本企業享有的份額,同時確認發生的負債、費用或與有關合營方共同承擔的負債、費用中應由本企業負擔的份額。
1.根據共同控制資產的性質,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按合同或協議中約定的份額將本企業享有的部分確認為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等。該部分資產由實施共同控制的各方共同使用的情況下,并不改變相關資產的使用狀態,不構成投資,合營方不應將其作為投資處理。
2.確認與其他合營方共同承擔的負債中應由本企業負擔的部分以及本企業直接承擔的與共同控制資產相關的負債。本企業為共同控制資產發生的負債或共同控制資產在經營、使用過程中發生的負債,按照合同或協議約定應由本企業承擔的部分,應作為本企業負債確認。
3.確認共同控制資產產生的收入中應由本企業享有的部分。因各合營方共同擁有有關的資產,按照合營合同或協議的規定應分享有關資產產生的收益。如兩個企業共同控制一棟出租的房屋,每一合營方均享有該房屋出租收入的一定份額,則各合營方在利潤表中應確認本企業享有的收入份額。
4.確認與其他合營方共同發生的費用中應由本企業負擔的部分以及本企業直接發生的與共同控制資產相關的費用。
對于共同控制資產在經營、使用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有關直接費用以及應由本企業承擔的共同控制資產發生的折舊費用、借款利息費用等,合營各方應當按照合同或協議的約定確定應由本企業承擔的部分,作為本企業的費用確認。
本章小結
1.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企業合并方式、企業合并以外的方式);
2.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成本法和權益法的適用范圍、掌握權益法核算、持股比例下降由成本法轉為權益法的核算)。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如下表所示:
取得方式 |
初始計量 |
后續計量 | |
企業合并方式 |
同一控制 |
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付出資產賬面價值與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之間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
成本法核算 |
非同一控制 |
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或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付出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
成本法核算 | |
企業合并以外的方式 |
付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或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付出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
(1)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成本法核算 |
◇233網校提醒廣大考生可依據考試大綱,有效進行會計職稱復習!另外,網校2013年中級會計職稱考試輔導高清課程已經開通,學員可以選報VIP班、沖刺班、精講班、習題班等個性化輔導班次,通過針對性地講解、訓練、答疑、模考,對學習過程進行全程跟蹤、分析、指導,幫助考生全面提升備考效果!充分了解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