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準備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債券投資屬于貨幣性資產。貨幣性資產與非貨幣性資產兩者區分的主要依據是資產在將來為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即貨幣金額),是否是固定的或可確定的。
【該題針對“貨幣性資產的界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根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判斷標準:
(1)收到補價的企業:收到的補價/換出資產公允價值<25%;
(2)支付補價的企業:支付的補價/(支付的補價+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25%。
選項A:計算比例=60/(200+60)=23.08%<25%,屬于非貨幣性資產;
選項B:計算比例=25/100=25%,不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規定補價比例高于25%(含25%)的,屬于貨幣性資產交換;
選項C:計算比例=140/(320+140)=30.43%>25%,屬于貨幣性資產交換;
選項D:計算比例=110/300=36.67%>25%,屬于貨幣性資產交換。
【該題針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交易雙方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交換,這種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銀行匯票、銀行本票和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均屬于貨幣性資產。
【該題針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屬于不涉及補價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且具有商業實質,那么換入資產的成本=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所以甲公司換入該項資產的入賬價值=200+20=220(萬元)。
【該題針對“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可靠計量的處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5.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
換入資產的入賬成本=100-30-70×17%=58.1(萬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 120
累計折舊 80
貸:固定資產 200
借:固定資產清理5
貸:銀行存款5
借:原材料 58.1
營業外支出 (200-80-100+5)25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0×17%)11.9
銀行存款30
貸:固定資產清理125
6.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甲公司:
換入資產的入賬成本=200-80-30-70×17%+5=83.1(萬元)
借:固定資產清理 120
累計折舊 80
貸:固定資產 200
借:固定資產清理5
貸:銀行存款5
借:原材料 83.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0×17%)11.9
銀行存款3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25
【該題針對“不具有商業實質或公允價值不可靠計量處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7.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甲公司換入資產的總成本=45+30=75(萬元);換入C設備的入賬價值=75×[15/(15+60)]=15(萬元)
【該題針對“涉及多項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處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換入資產的總成本=(45-3)+(37.5-10.5)=69(萬元);換入C設備的入賬價值=69×[13.5/(13.5+55.5)]=13.5(萬元)
【該題針對“涉及多項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處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9.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B公司的賬務處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598
累計折舊 72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30
貸:固定資產 700
借:庫存商品 568.04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3.96
貸:固定資產清理 598
營業外收入2 (600-598=2)
銀行存款 2
【該題針對“涉及小規模納稅人的入賬價值”知識點進行考核】
1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時,可以確認資產轉讓損益,而與收支補價無關。
【該題針對“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可靠計量的處理”,“不具有商業實質或公允價值不可靠計量處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1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計算該企業換入資產收到補價的比例:
補價比例=40/150×100%=26.67%>25%,不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這時該企業的賬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 40
固定資產133.8
貸:主營業務收入15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40×17%)23.8
借:主營業務成本120
貸:庫存商品120
從上面的會計分錄可以看出,該企業影響損益的金額為=150-120=30(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按照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換入資產的成本總額進行分配,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成本。
【該題針對“涉及多項資產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處理”知識點進行考核】
2.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計算補價比例:
選項A,補價比例=2/(20+2)×100%=9%<25%,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選項B,補價比例=600/13000×100%=4.6%<25%,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選項C,補價比例=20/100×100%=20%雖然小于25%,但是不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因為準備持有至到期債券投資屬于貨幣性資產,所以該項資產不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選項D,補價比例=50/580×100%=8.6%<25%,屬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該題針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3.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換出資產為交易金融資產的,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該題針對“非貨幣性交換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界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4.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商業實質的判斷。
5.
【正確答案】ABCD
【該題針對“商業實質的判斷”知識點進行考核】
6.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非貨幣性資產是指貨幣性資產以外的資產,包括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股權投資以及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等。
7.
【正確答案】AD
【答案解析】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1)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2)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的計量。但有確鑿證據表明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的可以按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入賬價值。
換入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在風險、時間和金額方面與換出資產顯著不同,視其具有商業實質。
20858
【該題針對“商業實質的判斷”知識點進行考核】
8.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不具有商業實質的貨幣性交換中,換入資產的賬面價值=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應支付的相關稅費+支付的補價(或減去收到的補價),所以選項ABCD都是對的。
【該題針對“不具有商業實質或公允價值不可靠計量處理”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