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B
【解析】2006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余額=年末庫存商品對應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萬元×33%+年末固定資產對應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0萬元×33%=8.25萬元。
2、【答案】A
【解析】①庫存商品的年初賬面價值為38萬元,年初計稅基礎為40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萬元;年末賬面價值為40萬元,計稅基礎為45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萬元;年初年末對比認定庫存商品當年對應的是新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3萬元;
②固定資產的年初賬面價值為115萬元,年初計稅基礎為130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5萬元;年末賬面價值為100萬元,計稅基礎為120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0萬元;年初年末對比認定庫存商品當年對應的是新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萬元;
③當年的應稅所得=200+3+5=208(萬元);
④當年應交所得稅=208×33%=68.64(萬元);
⑤當年遞延所得稅資產借記額=年末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年初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
=(5+20)×33%-(2+15)×30%=3.15(萬元)。
⑥當年所得稅費用=68.64-3.15=65.49(萬元)。
3、【答案】C
【解析】(1)本期應稅所得額=1000-60+20+2+30+18=1010(萬元);
(2)本期應交所得稅=1010×33%=333.3(萬元);
4、【答案】C
【解析】(1)截止2008年末,因折舊口徑不同造成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累計額為800萬元{=[(3010-10)÷3-(3010-10)÷5]×2};
(2)在債務法下,2008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余額=800×15%=120(萬元),即2008年末資產負債表上“遞延所得稅資產”額為120萬元;
5.【答案】C
【解析】(1)截止2007年末,因折舊口徑不同造成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累計額為400萬元[=(3010-10)÷3-(3010-10)÷5];
(2)在債務法下,2007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余額=400×33%=132(萬元),即2008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額為132萬元;
6、【答案】D
【解析】(1)2008年應稅所得=500+(800-400)=900(萬元);
(2)2008年應交所得稅=900×15%=135(萬元);
(3)2008年遞延所得稅資產貸記額=132-120=12(萬元);
(4)2008年所得稅費用=135+12=147(萬元)。
7、【答案】C
【解析】 (1)2005年初“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貸方余額為330萬元;
(2)2005年末“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貸方余額=(330÷33%+350)×24%=324(萬元);
(3)2005年“遞延所得稅負債”借方登記額=330-324=6(萬元)。
8、【答案】B
【解析】 (1)2005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借方余額為660萬元;
(2)2005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借方余額=(660÷33%-300)×24%=408(萬元);
(3)2005年“遞延所得稅資產”貸方登記額=660-408=252(萬元)。
9、【答案】B
【解析】(1)2003年應稅所得額=500+5+10-30+15-6=494(萬元);
(2)2003年應交所得稅額=494×33%=163.02(萬元);
10、【答案】B
【解析】①預計負債的年初賬面余額為30萬元,計稅基礎為0,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30萬元;年末賬面余額為39萬元,計稅基礎依然為0,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39萬元,由此可見產品質量擔保費用的提取和兌付形成了當期新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9萬元;
②當年遞延所得稅資產借記額=9×33%=2.97(萬元);
③當年所得稅費用=163.02-2.97=160.05(萬元)。
④當年凈利潤=500-160.05=339.95(萬元)。
11.【答案】A
【解析】①庫存商品的年初賬面價值為38萬元,年初計稅基礎為40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萬元;年末賬面價值為40萬元,計稅基礎為45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萬元;年初年末對比認定庫存商品當年對應的是新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3萬元;
②固定資產的年初賬面價值為115萬元,年初計稅基礎為130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5萬元;年末賬面價值為100萬元,計稅基礎為120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0萬元;年初年末對比認定庫存商品當年對應的是新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萬元;
③當年的應稅所得=200+3+5=208(萬元);
④當年應交所得稅=208×33%=68.64(萬元);
⑤當年遞延所得稅資產借記額=年末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年初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
=(5+20)×33%-(2+15)×30%=3.15(萬元)。
⑥當年所得稅費用=68.64-3.15=65.49(萬元)。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B、D、E
【解析】備選答案A稅率變動時“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余額需要進行相應調整;備選答案C與聯營企業、合營企業投資等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一般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2.【答案】B、C、D
【解析】備選答案A該業務會派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相應調整“遞延所得稅資產”。
3.【答案】A、B、C、D、E
4、【答案】BCD
【解析】備選答案B應付職工薪酬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60-未來兌付時允許扣稅額0=60(萬元);備選答案C如果預計負債的產生原因是擔保損失,由于稅法不允許此類支出抵扣,其預計負債的計稅基礎就會是其賬面價值,而非零了。備選答案D當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時,對應的是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5、【答案】ABD
【解析】在計算應稅所得時,轉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應追加當期稅前會計利潤。
6、【答案】ABCD 7、【答案】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