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
【解析】企業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區分以下情況處理:(1)通常應當按照取得時所支付的價款及相關稅費確認為無形資產;(2)但屬于投資性房地產的土地使用權,應當按照投資性房地產規定進行會計處理;(3)房地產開發企業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權應作為企業的存貨核算。
2.【答案】c
【解析】選項C,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不屬于合理損耗,應作為營業外支出核算,不計入存貨成本。
3.【答案】A
【解析】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或以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對外出售的,消費稅不計入收回物資的成本,應記入“應交稅費一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如果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計稅價格直接出售或者是生產非應稅消費品,消費稅計入收回委托加工物資成本。甲公司收回該批應稅消費品的入賬價值=120+6+14=140(萬元)。
4.【答案】B
【解析】小規模納稅人發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得抵扣,應計入存貨成本。該企業取得存貨的入賬價值=1000+170+1+6=1177(萬元)。
5.【答案】B
【解析】2017年12月31日W產品的成本=1.8×100=180(萬元),W產品的可變現凈值=2× 100-10=190(萬元)。W產品的可變現凈值高于成本,根據存貨期末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的原則,W產品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金額應為180萬元,選項B正確。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D
【解析】選項C,生產成本預算資料屬于預算行為,不屬于實際發生的成本,不能作為存貨成本確鑿證據。
2.【答案】BCD
【解析】在產品的可變現凈值=在產品加工成產成品對外銷售的預計銷售價格-預計銷售產成品發生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在產品未來加工成產成品估計還將發生的成本,無須考慮在產品已發生的成本,選項A錯誤。
3.【答案】ACD
【解析】下列費用應當在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不計入存貨成本:(1)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2)倉儲費用(不包括在生產過程中為達到下一個生產階段所必需的費用);(3)不能歸屬于使存貨達到目前場所和狀態的其他支出。
4.【答案】ABCD
【解析】企業通過提供勞務取得的存貨,所發生的從事勞務提供人員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可歸屬于該存貨的間接費用,計入存貨成本。
5.【答案】ACD
【解析】對于盤虧的存貨,屬于自然災害造成的存貨毀損,應將其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選項B錯誤。
三、判斷題
1.【答案】√
【解析】為建造固定資產等各項工程而儲備的各種材料,雖然同屬于材料,但是由于取得目的是用于建造固定資產,不符合存貨的定義,因此不能作為企業存貨。
2.【答案】×
【解析】房地產開發企業購入的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權應作為存貨核算,用于建造辦公樓的土地使用權應作為無形資產核算。
3.【答案】√
4.【答案】×
【解析】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重新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如果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則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內轉回。
5.【答案】×
【解析】制造費用屬于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不屬于期間費用。
備考輔導:2018年中級會計師備考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