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D
【解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外購固定資產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其支付的增值稅可以作為進項稅額抵扣,不計入外購固定資產成本,故外購固定資產的入賬金額=購買價款+運費+保險費+專業人員服務費=500+10+2+10=522(萬元)。
2.【答案】D
【解析】小規模納稅人發生的增值稅進項稅額是不可以抵扣的,應計入取得資產的成本。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外購固定資產的入賬金額=購買價款+運費+增值稅+安裝人員薪酬=55+9.35+1+0.11+2.5=67.96(萬元)。
3.【答案】c
【解析】甲公司應編制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8353(8000+350+3)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28(880×60%)
—待抵扣進項稅額352
(880×40%)
貸:銀行存款9233
4.【答案】A
【解析】企業以一筆款項購人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項固定資產的成本。A設備的入賬金額=(580+12)× 200/(200+260+180)+20=205(萬元)。
5.【答案】B
【解析】外購工程物資增值稅可以抵扣,領用自產產品按成本價計入工程成本中,甲公司應編制的會計分錄:
借:工程物資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20.4(34×60%)
—待抵扣進項稅額13.6
(34×40%)
貸:銀行存款等234
借:在建工程252
貸:工程物資200
庫存商品30
原材料10
應付職工薪酬12
借: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0.68
(1.7 × 40%)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0.68
借:應付職工薪酬12
貸:銀行存款12
借:固定資產252
貸:在建工程252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AB
【解析】尚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和已經完工投入使用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自建廠房都需要計提折舊。
2.【答案】ACD
【解析】企業如果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結束時會取得資產所有權,則應按資產使用壽命計提折舊,如果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結束時資產所有權能夠取得,則應按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孰低計提折舊,選項B錯誤。
3.【答案】ABCD
【解析】四個選項均正確。以5年為例,雙倍余額遞減法第一年的折舊率為40%,而年數總和法第一年的折舊率為33.33%。
4.【答案】BCD
【解析】企業對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檢查發生的大修理費用,有確鑿證據表明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部分,應予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成本,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5.【答案】ABC
【解析】選項D通過“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核算。
三、判斷題
1.【答案】×
【解析】固定資產是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而不是直接用于出售。
2.【答案】×
【解析】應計入取得固定資產的成本。
3.【答案】√
4.【答案】×
【解析】應計入資產處置損益。
5.【答案】√
四、計算分析題
【答案】
(1)2016年2月10日,預付備料款
借:預付賬款160
貸:銀行存款160
(2)2016年8月2日,辦理建筑工程價款結算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冷卻塔)300
—建筑工程(發電車間)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2.8(800×11%×60%)
—待抵扣進項稅額35.2(800×11%×40%)
貸:銀行存款728
預付賬款160
(3)2016年10月8日,購入發電設備
借:工程物資—發電設備7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19
貸:銀行存款819
(4)2017年3月10日,辦理建筑工程價款結算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冷卻塔)300
—建筑工程(發電車間)5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2.8(800×11%×60%)
—待抵扣進項稅額35.2(800×11%×40%)
貸:應付票據888
(5)2017年4月1日,將發電設備交乙公司安裝
借:在建工程—安裝工程(發電設備)700
貸:工程物資一發電設備700
(6)2017年5月10日,辦理安裝工程價款結算
借:在建工程—安裝工程(發電設備)1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1
貸:銀行存款111
(7)支付工程發生的管理費、可行性研究費、公證費、監理費
借:在建工程—待攤支出58
貸:銀行存款58
(8)進行負荷聯合試車
借:在建工程—待攤支出30
貸:原材料20
銀行存款10
借:銀行存款40
貸:在建工程—待攤支出40
(9)計算分配待攤支出并結轉至在建工程
待攤支出分攤率=(58+30-40)÷(1000+600+100+700)×100%=2%;
發電車間應分攤的待攤支出=1000×2%=20(萬元);
冷卻塔應分攤的待攤支出=600×2%=12(萬元);
發電設備應分攤的待攤支出=(700+100)×2%=16(萬元)。
結轉至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發電車間)20
—建筑工程(冷卻塔)12
—安裝工程(發電設備)16
貸:在建工程—待攤支出48
(10)2017年6月1日,計算已完工的固定資產的成本,結轉固定資產
發電車間的成本=1000+20=1020(萬元);
冷卻塔的成本=600+12=612(萬元);
發電設備的成本=(700+100)+16=816(萬元)。
借:固定資產—發電車間1020
—冷卻塔612
—發電設備816
貸:在建工程—建筑工程(發電車間)1020
—建筑工程(冷卻塔)612
—安裝工程(發電設備)816
高效備考中級會計師考試,雙師資全方位精講教材考點,90%機考原題助力通關!點擊立即體驗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