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級經濟師《金融》考前 25 頁紙 第一章金融學基礎
【考點一】單利與復利
單利 復利 連續復利
計算公式
I=Prn
I:利息,P:本金,
r:利率,n:計息期數
FV=P(1+r)n
I=FV-P=P[(1+r)n-1]
FV:本息和、I:利息,
P:本金,r:利率,n:計息期數
若本金為 P,年利息為 r,每年的計息次
數為 m,則第 n 年末的本息和為 FVn
FVn=P(1+r/m)mn
對于本金以連續復利計算第 n 年
年末的本息和,得到:FVn=P·ern
每年的利息次數越多,最終的本息和越大。隨著計算間隔的縮短,本息和以遞減的速度增加,最后等于連續復利
的本息和。
【考點二】貨幣的時間價值
存在的原因
①貨幣可以滿足當前的消費或用于投資產生回報,貨幣占用具有機會成本。
②通貨膨脹會使貨幣貶值。
③投資有風險,需要提供風險補償。
影響因素 ①利率;②通貨膨脹率;③風險、④投資機會
【考點三】利率的期限結構理論
理論 預期理論 分割市場理論 流動性溢價理論(預期+分割)
觀點
①長期債券的利率=長期債券到期日
之前各時間段內人們所預期的短期
利率的平均值。
②到期期限不同的債券之所以具有
不同的利率,是因為在未來不同的時
間段內,短期利率的預期值是不同
的。
長期利率的波動<短期利率的波動
①將不同到期期限的債券市場
看作完全獨立和分割開來的市
場。
②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種債券的
利率取決于該債券的供給與需
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債券的預
期回報率對此毫無影響。
①長期債券的利率=長期債券到期
之前預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隨債
券供求狀況變動而變動的流動性溢
價。
期限優先理論≈流動性溢價理論
②假定投資者對某種期限的債券有
特別的偏好,即更愿意投資于這種
期限的債券(期限優先)。
解釋
①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
債券利率有同向運動的趨勢。
②如果短期利率較低,收益率曲線傾
向于向上傾斜;如果短期利率較高,
收益率曲線傾向于向下傾斜。
無法解釋:收益率曲線通常是向上傾
斜的。
收益率曲線不同的形狀可由不
同到期期限的債券的供求因素
解釋。
無法解釋:
①不同期限的債券傾向于同向
運動的原因。
②短期利率較低時,收益率曲
線傾向于向上傾斜,而短期利
①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
的債券利率表現出同向運動的趨
勢。
③典型的收益率曲線總是向上傾
斜。
②如果短期利率較低,收益率曲線
很可能陡峭地向上傾斜;如果短期
利率較高,收益率曲線傾向于向下
2024 年中級經濟師《金融》考前 25 頁紙 第一章金融學基礎
【考點一】單利與復利
單利 復利 連續復利
計算公式
I=Prn
I:利息,P:本金,
r:利率,n:計息期數
FV=P(1+r)n
I=FV-P=P[(1+r)n-1]
FV:本息和、I:利息,
P:本金,r:利率,n:計息期數
若本金為 P,年利息為 r,每年的計息次
數為 m,則第 n 年末的本息和為 FVn
FVn=P(1+r/m)mn
對于本金以連續復利計算第 n 年
年末的本息和,得到:FVn=P·ern
每年的利息次數越多,最終的本息和越大。隨著計算間隔的縮短,本息和以遞減的速度增加,最后等于連續復利
的本息和。
【考點二】貨幣的時間價值
存在的原因
①貨幣可以滿足當前的消費或用于投資產生回報,貨幣占用具有機會成本。
②通貨膨脹會使貨幣貶值。
③投資有風險,需要提供風險補償。
影響因素 ①利率;②通貨膨脹率;③風險、④投資機會
【考點三】利率的期限結構理論
理論 預期理論 分割市場理論 流動性溢價理論(預期+分割)
觀點
①長期債券的利率=長期債券到期日
之前各時間段內人們所預期的短期
利率的平均值。
②到期期限不同的債券之所以具有
不同的利率,是因為在未來不同的時
間段內,短期利率的預期值是不同
的。
長期利率的波動<短期利率的波動
①將不同到期期限的債券市場
看作完全獨立和分割開來的市
場。
②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種債券的
利率取決于該債券的供給與需
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債券的預
期回報率對此毫無影響。
①長期債券的利率=長期債券到期
之前預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隨債
券供求狀況變動而變動的流動性溢
價。
期限優先理論≈流動性溢價理論
②假定投資者對某種期限的債券有
特別的偏好,即更愿意投資于這種
期限的債券(期限優先)。
解釋
①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的
債券利率有同向運動的趨勢。
②如果短期利率較低,收益率曲線傾
向于向上傾斜;如果短期利率較高,
收益率曲線傾向于向下傾斜。
無法解釋:收益率曲線通常是向上傾
斜的。
收益率曲線不同的形狀可由不
同到期期限的債券的供求因素
解釋。
無法解釋:
①不同期限的債券傾向于同向
運動的原因。
②短期利率較低時,收益率曲
線傾向于向上傾斜,而短期利
①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到期期限
的債券利率表現出同向運動的趨
勢。
③典型的收益率曲線總是向上傾
斜。
②如果短期利率較低,收益率曲線
很可能陡峭地向上傾斜;如果短期
利率較高,收益率曲線傾向于向下
率較高時,收益率曲線向下傾
斜的原因。
傾斜。
【考點四】三種利率決定理論
古典利率理論
“純實物分析”
古典學派認為:利率決定于儲蓄與投資的相互作用。
儲蓄(S) 為利率(r) 的遞增函數,投資(I)為利率的遞減函數,
當 S> l 時,利率↓;當 S < I 時,利率↑;當 S =I 時,利率達到均衡水平。
隱含假定:當實體經濟部門的儲蓄等于投資時,整個國民經濟達到均衡狀態。
凱恩斯
流動性偏好理論
“純貨幣分析"
①貨幣供給(Ms)是外生變量,其變化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
②貨幣需求(Md)的變動則取決于公眾的流動性偏好。
公眾的流動性偏好動機: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
③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形成的交易需求與收入呈正相關關系,與利率無關。
投機動機形成的投機需求與利率呈負相關關系。
Md1: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形成的貨幣需求(Md1(Y)為收入 Y 的遞增函數)
Md2:即投機動機形成的貨幣需求(Md2(r)為利率 r 的遞減函數)
貨幣總需求為:Md=Md1(Y)+ Md2(r)
④流動性陷阱:當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時,市場就會產生未來利率上升的預期,貨幣的投機需
求就會達到無窮大,這時,無論中央銀行供應多少貨幣,都會被相應的投機需求所吸收,從而
使利率不能繼續下降而"鎖定"在這一水平。
"流動性陷阱"發生后,貨幣需求曲線的形狀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
隱含假定:當貨幣供求達到均衡時,整個國民經濟處于均衡狀態。
可貸資金理論 認為利率由可貸資金市場的供求決定,利率的決定取決于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共同均衡。
【考點五】匯率變動的影響因素
物價水平的相對變
動
如果一國的物價水平相對上漲,即該國相對通貨膨脹,則該國貨幣對于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
反之亦反。
國際收支差額的變
化
國際收支逆差(進口>出口,國際支出>國際收入)→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
國際收支順差(出口>進口,國際收入>國際支出)→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升值。
國際收支決定因素:
①物價:如果一國與其他國家相比,物價水平↑,則會限制出口,刺激進口;
②國民收入:國民收入相對增長,則會擴大進口;
③利率:利率水平相對下降,則會刺激資本流出,阻礙資本流入,這些都是導致該國國際收
支出現逆差,從而造成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上升的原因。反之亦然。
市場預期的變化 導致市場匯率短期變動的主要因素。如果人們預期未來本幣貶值,就會在外匯市場上拋售本
幣,導致本幣現在的實際貶值;反之亦反。
政府干預匯率
當市場因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上漲幅度超出政策目標范圍時,貨幣當局往往會向市場投
放外匯,收購本幣,使外匯匯率下調;當市場外匯供過于求,外匯匯率下跌幅度超出政策目
標范圍時,貨幣當局則會向市場投放本幣,回收外匯,從而使外匯匯率上調。
率較高時,收益率曲線向下傾
斜的原因。
傾斜。
【考點四】三種利率決定理論
古典利率理論
“純實物分析”
古典學派認為:利率決定于儲蓄與投資的相互作用。
儲蓄(S) 為利率(r) 的遞增函數,投資(I)為利率的遞減函數,
當 S> l 時,利率↓;當 S < I 時,利率↑;當 S =I 時,利率達到均衡水平。
隱含假定:當實體經濟部門的儲蓄等于投資時,整個國民經濟達到均衡狀態。
凱恩斯
流動性偏好理論
“純貨幣分析"
①貨幣供給(Ms)是外生變量,其變化由中央銀行直接控制。
②貨幣需求(Md)的變動則取決于公眾的流動性偏好。
公眾的流動性偏好動機:交易動機、預防動機和投機動機。
③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形成的交易需求與收入呈正相關關系,與利率無關。
投機動機形成的投機需求與利率呈負相關關系。
Md1:交易動機和預防動機形成的貨幣需求(Md1(Y)為收入 Y 的遞增函數)
Md2:即投機動機形成的貨幣需求(Md2(r)為利率 r 的遞減函數)
貨幣總需求為:Md=Md1(Y)+ Md2(r)
④流動性陷阱:當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時,市場就會產生未來利率上升的預期,貨幣的投機需
求就會達到無窮大,這時,無論中央銀行供應多少貨幣,都會被相應的投機需求所吸收,從而
使利率不能繼續下降而"鎖定"在這一水平。
"流動性陷阱"發生后,貨幣需求曲線的形狀是一條平行于橫軸的直線。
隱含假定:當貨幣供求達到均衡時,整個國民經濟處于均衡狀態。
可貸資金理論 認為利率由可貸資金市場的供求決定,利率的決定取決于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共同均衡。
【考點五】匯率變動的影響因素
物價水平的相對變
動
如果一國的物價水平相對上漲,即該國相對通貨膨脹,則該國貨幣對于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
反之亦反。
國際收支差額的變
化
國際收支逆差(進口>出口,國際支出>國際收入)→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
國際收支順差(出口>進口,國際收入>國際支出)→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升值。
國際收支決定因素:
①物價:如果一國與其他國家相比,物價水平↑,則會限制出口,刺激進口;
②國民收入:國民收入相對增長,則會擴大進口;
③利率:利率水平相對下降,則會刺激資本流出,阻礙資本流入,這些都是導致該國國際收
支出現逆差,從而造成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上升的原因。反之亦然。
市場預期的變化 導致市場匯率短期變動的主要因素。如果人們預期未來本幣貶值,就會在外匯市場上拋售本
幣,導致本幣現在的實際貶值;反之亦反。
政府干預匯率
當市場因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上漲幅度超出政策目標范圍時,貨幣當局往往會向市場投
放外匯,收購本幣,使外匯匯率下調;當市場外匯供過于求,外匯匯率下跌幅度超出政策目
標范圍時,貨幣當局則會向市場投放本幣,回收外匯,從而使外匯匯率上調。
【考點六】IMF 匯率制度分類
硬釘住 ①無獨立法定貨幣、②貨幣局制度
軟釘住 ③傳統釘住;④穩定化安排;⑤水平區間釘住;⑥爬行釘住;⑦類爬行釘住
浮動匯率制度 ⑧管理浮動;⑨自由浮動
其他 ⑩其他有管理的安排
【考點七】匯率變動的經濟影響
直接經濟影響
(1)匯率變動影響國際收支。
①匯率變動會直接影響經常項目收支。
當本幣貶值時,以外幣計價的本國出口商品與勞務的價格下降,而以本幣計價的本國進口商品與
勞務的價格上漲,從而刺激出口,限制進口,增加經常項目收入,減少經常項目支出。反之同理。
(新增)兩個需注意問題:
? 彈性,指的是在進出口商品價格變化的條件下,進出口數量需要朝著有利的方向變動,才能使
得貿易收支條件得到改善。
一國貨幣貶值能否改善貿易收支條件,需要看是否滿足進出口商品需求價格彈性之和的絕對值大
于 1 ,這就是著名的“馬歇爾一勒納條件”。
? 時間滯后,指的是即使進出口商品需求價格彈性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但在本幣貶值初期,
一國的貿易收支狀況會出現先惡化,經歷一段時間后才得到改善的現象,這種時間滯后的現象被
稱為 “J 曲線效應”。
②匯率變動會直接影響資本與金融項目收支。
(2)匯率變動影響外匯儲備。
間接經濟影響 (1)匯率變動影響經濟增長
(2)匯率變動影響產業競爭力和產業結構
第二章金融體系
【考點一】金融市場的功能
1、資金融通——金融市場的首要功能。2、價格發現;3、提供流動性;4、風險管理
5、降低搜尋成本和信息成本: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中,價格通常反映了市場參與者所能搜尋到的信息總和。
【考點二】金融市場的分類
劃分依據 類別
金融交易的期限 貨幣市場(≤1 年)和資本市場(>1 年)
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 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
發行流通性質 按照發行流通性質不同,金融市場可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或者根據交易程序,金融市場分為發行市場(一級市場)和流通市場(二級市場)。
組織方式 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
【考點六】IMF 匯率制度分類
硬釘住 ①無獨立法定貨幣、②貨幣局制度
軟釘住 ③傳統釘住;④穩定化安排;⑤水平區間釘住;⑥爬行釘住;⑦類爬行釘住
浮動匯率制度 ⑧管理浮動;⑨自由浮動
其他 ⑩其他有管理的安排
【考點七】匯率變動的經濟影響
直接經濟影響
(1)匯率變動影響國際收支。
①匯率變動會直接影響經常項目收支。
當本幣貶值時,以外幣計價的本國出口商品與勞務的價格下降,而以本幣計價的本國進口商品與
勞務的價格上漲,從而刺激出口,限制進口,增加經常項目收入,減少經常項目支出。反之同理。
(新增)兩個需注意問題:
? 彈性,指的是在進出口商品價格變化的條件下,進出口數量需要朝著有利的方向變動,才能使
得貿易收支條件得到改善。
一國貨幣貶值能否改善貿易收支條件,需要看是否滿足進出口商品需求價格彈性之和的絕對值大
于 1 ,這就是著名的“馬歇爾一勒納條件”。
? 時間滯后,指的是即使進出口商品需求價格彈性滿足“馬歇爾-勒納”條件,但在本幣貶值初期,
一國的貿易收支狀況會出現先惡化,經歷一段時間后才得到改善的現象,這種時間滯后的現象被
稱為 “J 曲線效應”。
②匯率變動會直接影響資本與金融項目收支。
(2)匯率變動影響外匯儲備。
間接經濟影響 (1)匯率變動影響經濟增長
(2)匯率變動影響產業競爭力和產業結構
第二章金融體系
【考點一】金融市場的功能
1、資金融通——金融市場的首要功能。2、價格發現;3、提供流動性;4、風險管理
5、降低搜尋成本和信息成本:在一個有效的市場中,價格通常反映了市場參與者所能搜尋到的信息總和。
【考點二】金融市場的分類
劃分依據 類別
金融交易的期限 貨幣市場(≤1 年)和資本市場(>1 年)
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 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
發行流通性質 按照發行流通性質不同,金融市場可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
或者根據交易程序,金融市場分為發行市場(一級市場)和流通市場(二級市場)。
組織方式 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
金融交易的政治地理區域 國內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
交易的標的物 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等
融資方式 直接融資市場和間接融資市場
成交與定價方式 公開市場和議價市場
【考點三】金融工具的分類
劃分依據 類別
期限 貨幣市場工具和資本市場工具
性質 債權憑證與所有權憑證
與實際金融活動關系 基礎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統計的角度 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通貨和存款、非股票證券、貸款、股票和其他股權、保險技術
準備金、金融衍生產品、其他應收/應付、委托代理協議及或有金融工具
【考點四】金融調控體系
金融調控的職能 (1)維護經濟穩定;(2)維護金融穩定;(3)控制通貨膨脹;(4)促進經濟增長;
(5)應對外部沖擊;(6)促進就業
金融調控體系的
內容
(1)貨幣政策;(2)宏觀審慎政策;(3)外匯管理;(4)其他金融領域法定規制方法
【考點五】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主體
(1)家庭(主要資金供給者);(2)企業(重要資金需求者和供給者,重要的套期保值者。)
(3)政府(主要的資金需求者);(4)金融機構(最活躍的交易者);(5)金融管理部門;
(6)服務中介(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證券評級機構等。)
客體 金融市場客體即金融工具,是指金融市場上的交易對象或交易標的物。
價格 表現為金融工具的價格。
金融市場的主體和金融市場客體是構成金融市場最基本的要素,是金融市場形成的基礎。金融市場價格是伴隨著金
融市場交易產生的,是金融市場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三章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以貨幣和信用為經營對象的金融中介機構。
【考點一】商業銀行的“三性”原則
①安全性;②流動性;③效益性
【考點二】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原則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①合法合規的原則,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商業銀行不得以金融創新為名,違反法律規定或變相逃
避監管。
②公平競爭原則, 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進行低價傾銷、惡性競爭或其他不正當競爭。
③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商業銀行應制定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保護自主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④成本可算、風險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則。
金融交易的政治地理區域 國內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
交易的標的物 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等
融資方式 直接融資市場和間接融資市場
成交與定價方式 公開市場和議價市場
【考點三】金融工具的分類
劃分依據 類別
期限 貨幣市場工具和資本市場工具
性質 債權憑證與所有權憑證
與實際金融活動關系 基礎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統計的角度 貨幣黃金、特別提款權、通貨和存款、非股票證券、貸款、股票和其他股權、保險技術
準備金、金融衍生產品、其他應收/應付、委托代理協議及或有金融工具
【考點四】金融調控體系
金融調控的職能 (1)維護經濟穩定;(2)維護金融穩定;(3)控制通貨膨脹;(4)促進經濟增長;
(5)應對外部沖擊;(6)促進就業
金融調控體系的
內容
(1)貨幣政策;(2)宏觀審慎政策;(3)外匯管理;(4)其他金融領域法定規制方法
【考點五】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主體
(1)家庭(主要資金供給者);(2)企業(重要資金需求者和供給者,重要的套期保值者。)
(3)政府(主要的資金需求者);(4)金融機構(最活躍的交易者);(5)金融管理部門;
(6)服務中介(如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證券評級機構等。)
客體 金融市場客體即金融工具,是指金融市場上的交易對象或交易標的物。
價格 表現為金融工具的價格。
金融市場的主體和金融市場客體是構成金融市場最基本的要素,是金融市場形成的基礎。金融市場價格是伴隨著金
融市場交易產生的,是金融市場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三章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以貨幣和信用為經營對象的金融中介機構。
【考點一】商業銀行的“三性”原則
①安全性;②流動性;③效益性
【考點二】商業銀行金融創新原則
商業銀行開展金融創新活動,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①合法合規的原則,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商業銀行不得以金融創新為名,違反法律規定或變相逃
避監管。
②公平競爭原則, 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進行低價傾銷、惡性競爭或其他不正當競爭。
③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和商業秘密;商業銀行應制定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
保護自主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④成本可算、風險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則。
【考點三】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
1、表外業務和中間業務兩者均不構成表內資產和負債。
中間業務:主要是以客戶委托為前提、由商業銀行為客戶辦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項而收取手續費。
表外業務:可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改變銀行資產報酬率的經營活動。
2、中間業務特點:①不運用或不直接運用銀行的自有資金;②不承擔或不直接承擔市場風險;③以接受客戶委
托為前提,為客戶辦理業務;④以收取服務費(手續費、管理費等)、賺取價差的方式獲得收益;⑤種類多、范圍
廣,在商業銀行營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考點四】資產負債管理
1、資產負債管理的基本原理
規模對稱原理 指商業銀行資產運用的規模必須與負債來源的規模相對稱、相平衡。
結構對稱原理 指一種動態資產結構與負債結構的相互對稱和統一平衡。
速度對稱原理/
償還期對稱原理
平均流動率=資產的平均到期日/負債的平均到期日
平均流動率>1,資產運用過度;平均流動率<1,資產運用不足。
目標互補原理 指銀行經營目標中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三方面的均衡不是絕對的平衡,而是可以互相補
充的。
利率管理原理
①差額管理,是使固定利率負債大于固定利率資產的差額,與變動利率負債小于變動利率資產
的差額相適應,從而不斷保持銀行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的均衡。
②利率靈敏性資產與負債管理。
比例管理原理 比例指標:安全性指標、流動性指標、效益性指標
據此對資產和負債實行綜合管理,分類控制。
2、資產負債管理的基本內容
資產管理
(1)貸款管理(最主要的資產和最主要的資金運用)
內容:貸款風險管理;貸款利率管理;貸款期限結構管理;信用貸款與抵押貸款比例管理;對內部人
員和關系戶的貸款予以限制。
(2)債券投資管理:我國商業銀行債券投資的對象主要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中央
銀行票據、資產支持證券、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等。
(3)現金資產管理
我國商業銀行的現金資產主要包括:①庫存現金;②存放中央銀行款項,即存款準備金(包括法定
存款準備金和超額準備金);③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
負債管理
(1)存款管理(最主要的資金來源)
內容:①對吸收存款方式的管理;②對存款利率的管理;③對存款保險的管理。
(2)借入款管理
短期借款:同業拆借、證券回購和向中央銀行借款等;
長期借款:發行金融債券,包括發行普通金融債券、次級金融債券、混合資本債券和可轉換債券等。
管理內容是:嚴格控制特定目的的借入款;分散借入款的償還期和償還金額,以減輕流動性過于集中
的壓力;控制適當的規模和比例,并以增加短期債券為主,增強流動性;努力擴大借入款的渠道或后
查看全文,請先下載后再閱讀
*本資料內容來自233網校,僅供學習使用,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
免費領精品資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曉資料更新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