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為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第十章 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共有兩節,四個知識點,下面是這本章的考點歸納,請大家重點復習。
考點一:國際貿易理論的演變(4種理論)
理論 | 提出者 | 觀點 |
絕對優勢理論 | 亞當·斯密 | 各國應該集中生產并出口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而進口不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其結果是可以節約社會資源,提高產出水平 |
比較優勢理論 | 大衛·李嘉圖 | 該理論認為,決定國際貿易的因素是兩個國家產品的相對生產成本,比較優勢理論的基本原理,即如果每個國家都出口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則兩國都可以從國際貿易中受益 |
赫克歇爾俄林理論(要素稟賦理論) | 赫克歇爾和俄林 | 1.這一理論認為,各國的資源條件不同,也就是生產要素的供給情況的不同,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基礎 |
規模經濟貿易理論 | 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 | 1.用規模經濟的貿易學說來解釋相似資源儲備國家之間和同類工業品之間的雙向貿易現象 |
考點二:影響國際貿易的因素
影響出口貿易的因素 | 影響進口貿易的因素 |
1.自然資源的豐裕程度 | 1.一國的經濟總量和總產出水平 |
考點三:政府對進出口貿易的干預
政府對進口貿易的干預 | 政府對出口貿易的干預 | |||
關稅限制 | 出口補貼 | 直接補貼 | 出口退稅 | |
非關稅限制 | 進口配額制 | |||
自愿出口限制 | ||||
歧視性公共采購 | ||||
技術標準和衛生檢疫標準 |
考點四:傾銷與反傾銷
1、傾銷含義: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向進口國銷售產品,并因此給進口國產業造成損害的行為。WTO規定,確定產品正常價值可依據的標準有:原產國標準;第三國標準;按照同類產品在原產國的生產成本加合理銷售費、管理費、一般費用和利潤確定。
2、傾銷的類型:
①掠奪性傾銷:排除競爭對手、短期內以不合理的低價銷售產品、而后重新提高產品銷售價格;
②持續性傾銷:長期占領市場、無限期的持續低價;
③隱蔽性傾銷:進口商以傾銷性的低價在進口國市場上拋售,其虧損部分由出口企業予以補償;
④偶然性傾銷:處理國內大量剩余產品。
3、傾銷的影響
具體影響 | |
對進口國 | 1、傾銷擠占了進口國相同產品生產商的市場份額,會阻礙進口國相關產業 的發展; 2、傾銷會向進口國市場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傳遞錯誤的價格信號,扭曲進口 國市場秩序。 3、發達國家新興產業產品傾銷將抑制發展中國家新興產業的建立和發展 |
對出口國 | 1、傾銷容易引發出口國國內相似產品生產廠商的過度價格競爭,擾亂出口 國市場秩序 2、傾銷企業為彌補在出口傾銷中帶來的損失,通常會利用出口國市場需求 彈性小的狀況來維持較高的壟斷價格,損害了出口國消費者的利益 |
對第三國 | 在進口國市場上存在第三國同類產品競爭的情況下,傾銷也會導致進口國 對第三國產品的需求下降,使第三國在進口國的市場份額減少 |
4、反傾銷
注意 | 內容 |
含義 | 貿易救濟措施,反傾銷稅是一種附加稅 |
稅額 | 不得超過所裁定的傾銷幅度 |
納稅人 | 傾銷產品的進口商,出口商不得直接或間接替進口商承擔反傾銷稅 |
征收要求 | 該產品存在著以低于正常價值水平進入另一國市場的事實;傾銷對某一成員國的相關產業造成重大損失;損害與低價傾銷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
1、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提出的國際貿易理論是( )。
A.絕對優勢理論
B.要素稟賦理論
C.比較優勢理論
D.規模經濟貿易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