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融宏觀調控機制的構成要素

金融宏觀調控框架與要素
1.調控主體:中央銀行
2.調控工具:三大貨幣政策工具(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
3.操作目標:超額存款準備金與基礎貨幣
4.變換中介:商業銀行
5.中介指標:貨幣供應量
6.調控受體:企業與居民戶
7.最終目標:總供求對比及相關四大政策目標
8.反饋信號:市場利率與市場價格
【例7·單選題】關于金融宏觀調控機制中第一階段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調控主體為中央銀行
B.中介指標為貨幣供應量等
C.變換中介為商業銀行
D.調控受體為企業與居民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金融宏觀調控框架與要素。在金融宏觀調控機制的第一階段,調控主體為中央銀行。
(二)金融宏觀調控的兩個領域和三個階段
在金融宏觀調控中,貨幣政策的傳導和調控機制過程經歷兩個領域和三個階段。
(1)兩個領域是金融領域和實物領域。
(2)三個階段:
①第一階段,中央銀行操作貨幣政策工具對一階變量基礎貨幣的直接控制。
②第二階段,基礎貨幣的變化通過商業銀行信貸行為對二階變量貨幣供應量產生間接控制作用。
③第三階段,再由二階變量貨幣供應量變化間接影響實現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三)一種新的貨幣政策框架:通貨膨脹目標制
通貨膨脹目標制是中央銀行直接以通貨膨脹為目標并對外公布針對該目標的貨幣政策制度。在通貨膨脹目標制下,傳統的貨幣政策體系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政策工具與最終目標之間不再設立中間目標,貨幣政策的決策依據主要依靠定期對通貨膨脹的預測。
通貨膨脹目標制的貨幣政策目標的本質是將金融宏觀調控對象物價化,反通貨膨脹成為貨幣政策的實質內容。
通貨膨脹目標制實施的條件主要有:
①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②貨幣政策的高度透明度;
③利率的市場化;
④浮動匯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