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貨幣市場及其工具
一、貨幣市場及其構成
1.定義
貨幣市場是指交易期限在一年以內,以短期金融工具為媒介進行資金融通和借貸的交易市場,主要包括同業拆借市場、回購協議市場、票據市場、銀行承兌匯票市場、短期政府債券市場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等。
2.特點
貨幣市場中交易的金融工具一般都具有期限短、流動性高、對利率敏感等特點,具有“準貨幣”特性。
3.目的
貨幣市場活動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資金的流動性:一方面,滿足資金需求者的短期資金需要;另一方面,為資金充裕者的閑置資金提供短期盈利機會。
4.構成
(1)同業拆借市場
①定義
同業拆借市場是指具有法人資格的金融機構或經過法人授權的金融分支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資金頭寸調節、融通的市場。
【例1.4】金融機構之間融通資金以解決臨時資金不足的市場是( )。
A.發行市場
B.資本市場
C.同業拆借市場
D.流通市場
【答案】C
【解析】同業拆借市場是指具有法人資格的金融機構或經過法人授權的金融分支機構之間進行短期資金頭寸調節、融通的市場。
②特點
a.期限短。同業拆借市場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一年,這其中又以隔夜頭寸拆借為主。
b.參與者廣泛。現代同業拆借市場的參與者相當廣泛,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都是同業拆借市場的主要參與者。
c.在拆借專場交易的主要是金融機構存放在中央銀行賬戶上的超額準備金。
d.信用拆借。同業拆借活動都是在金融機構之間進行的,市場準入條件比較嚴格,同業拆借市場基本上都是信用拆借。
③功能
a.調劑金融機構間資金短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b.同業拆借市場是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進行金融宏觀調控的重要載體。
(2)回購協議市場
①定義
回購協議市場是指通過證券回購協議進行短期貨幣資金借貸所形成的市場。證券回購協議是指證券資產的持有者在賣出一定數量的證券資產的同時與買方簽訂的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按照約定的價格購回所賣證券資產的協議。
【例1.5】某銀行出售某證券的同時,與買方約定于91天后以雙方事先商定的價格將等量的該證券再買回的方式稱為( )。
A.期貨交易
B.回購交易
C.現貨交易
D.信用交易
【答案】B
【解析】回購協議市場是指通過證券回購協議進行短期貨幣資金借貸所形成的市場。證券回購協議是指證券資產的持有者在賣出一定數量的證券資產的同時與買方簽訂的在未來某一特定日期按照約定的價格購回所賣證券資產的協議。
②工具
在證券回購協議中,作為標的物的主要是國庫券等政府債券或其他有擔保債券,也可以是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其他貨幣市場工具。
③作用
a.證券回購交易增加了證券的運用途徑和閑置資金的靈活性;
b.回購協議是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重要工具。
(3)商業票據市場
①定義
商業票據是公司為籌措資金,以貼現的方式出售給投資者的一種短期無擔保的信用憑證。商業票據市場一般就是規模較大、信譽良好的公司發行商業票據并進行交易的市場。
②特點
商業票據的發行期限較短,面額較大,且絕大部分是在一級市場上直接進行交易。商業票據具有融資成本低、融資方式靈活等特點。
(4)銀行承兌匯票市場
①定義
匯票是由出票人簽發的委托付款人在見票后或票據到期時,對收款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的信用憑證。由銀行作為匯票的付款人,承諾在匯票到期日支付匯票金額的票據,稱為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市場就是以此為交易對象的市場。
②構成
銀行承兌匯票市場主要由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構成。一級市場即發行市場,主要涉及匯票的出票和承兌行為;二級市場相當于流通市場,涉及匯票的貼現與再貼現過程。
③特點
銀行承兌匯票市場的特點:a.安全性高;b.流動性強;c.靈活性強。
(5)短期政府債券市場
①定義
短期政府債券是政府作為債務人,發行的期限在一年以內的債務憑證。
廣義的短期政府債券不僅包括國家財政部門發行的債券,還包括地方政府及政府代理機構所發行的債券;狹義的短期政府債券僅指國庫券。一般所說的短期政府債券市場指的就是國庫券市場。
②特點
a.短期政府債券以國家信用為擔保,極易在市場上變現,具有較高的流動性;
b.政府債券的收益免繳所得稅;
c.相對于其他貨幣市場工具而言,短期政府債券的面額較小。
(6)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s)市場
①定義
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CDs)是銀行發行的有固定面額、可轉讓流通的存款憑證。
②特點
a.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不記名,且可在市場上流通并轉讓;
b.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一般面額固定且較大;
c.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不可提前支取,只能在二級市場上流通轉讓;
d.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利率既有固定的,也有浮動的,一般高于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
【例1.6】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不同于傳統定期存單的特點有( )。
A.記名
B.面額固定
C.不可提前支取
D.可在二級市場流通轉讓
E.利率固定
【答案】BCD
【解析】與傳統的定期存單相比,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具有以下特點:①傳統定期存單記名且不可流通轉讓,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不記名,且可在市場上流通并轉讓;②傳統定期存單的金額是不固定的,由存款人意愿決定,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一般面額固定且較大;③傳統定期存單可提前支取,但會損失一些利息收入,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不可提前支取,只能在二級市場上流通轉讓;④傳統定期存款依照期限長短有不同的固定利率,而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的利率既有固定的,也有浮動的,一般高于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
二、我國的貨幣市場及其工具
1.同業拆借市場
我國同業拆借市場的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1996年1月3日,經過中國人民銀行長時間的籌備,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正式建立。
2014年,同業拆借累計成交37.7萬億元,日均成交1507億元。從期限結構看,市場交易仍主要集中于隔夜品種,拆借隔夜品種的成交量占市場交易總量的78.3%。
2.回購協議市場
(1)發展歷程
①我國證券回購市場的發展從1991年國債回購開始。1993年起國債回購交易得到迅速發展,回購協議市場成為一個重要的短期資金融通市場。1997年6月前,債券回購主要集中于上海證券交易所。
②1997年初,為了防止銀行資金流入股票市場,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商業銀行退出證券交易所的回購交易,并在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回購交易。
③自2000年起,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只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也可以進入這一市場參與回購交易。
④2014年,銀行間市場債券回購累計成交224.4萬億元,日均成交8977億元。從期限結構看,市場交易仍主要集中于隔夜品種,回購隔夜品種的成交量占市場交易總量的78.1%。
(2)種類
①質押式回購
質押式回購是交易雙方進行的以債券為權利質押的一種短期資金融通業務,指資金融入方(正回購方)在將債券出質給資金融出方(逆回購方)融入資金的同時,雙方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由正回購方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資金額向逆回購方返還資金,逆回購解除出質債券上質權的融資行為。質押式回購的期限為1天到365天。
②買斷式回購
買斷式回購指債券持有人(正回購方)將債券賣給債券購買方(逆回購方)的同時,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日期,正回購方再以約定價格從逆回購方買回相等數量同種債券的交易行為。買斷式回購的期限為1天到91天。
(3)作用
我國證券回購市場已經成為市場參與者進行短期融資、流動性管理的主要場所,成為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實現貨幣政策傳導的重要平臺。
3.商業票據市場
我國的商業票據業務于20世紀80年代初首先在上海產生。
2000年11月9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上海開辦了內地第一家專業化票據經營機構——中國工商銀行票據營業部,標志著中國票據市場的發展進入專業化、規模化和規范化的新階段。
2003年6月30日,中國票據網正式啟用,它標志著全國統一的票據市場的形成和我國票據市場長期以來分割局面的結束。我國票據市場進入良性、健康的發展軌道。
4.短期融資券市場
2005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該辦法的頒布為我國非金融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融資渠道,我國貨幣市場增添了一個有效的貨幣市場工具。
2010年12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推出一種新型短期直接債務融資產品——超短期融資券。超短期融資券具有信息披露簡潔、注冊效率高、發行方式有效、資金使用靈活等特點。
【例1.7】2005年9月,我國貨幣市場增添的一個有效貨幣市場工具是( )。
A.CDs
B.同業拆借
C.短期融資券
D.回購協議
【答案】C
【解析】2005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制定了《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該辦法頒布為我國非金融企業提供了一個新的融資渠道,我國貨幣市場增添了一個有效的貨幣市場工具。
5.同業存單市場
我國在1986年開始就由交通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相繼發行了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由于交易制度、技術系統較為落后,CDs在流通過程中產生了偽造存單用于詐騙等犯罪問題。1996年以后CDs市場幾乎陷于停滯,最終中國人民銀行于1997年4月暫停CDs的發行。來源233網校
中國人民銀行于2012年提出要創新發展同業存單等替代性金融產品。同業存單于2013年開始推出。
2014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審批了80多家機構(主要為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成為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成員單位(即具備了發行同業存單的關鍵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