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浪理論的形成歷史及其基本思想。
1、波浪理論形成過程。波浪理論最初是由艾略特首先發現并應用于證券市場。20世紀70年代,柯林斯的專著《波浪理論》出版后,波浪理論才得到廣泛注意。
2、波浪理論的基本思想。艾略特最初發明波浪理論是受到價格上漲下跌的現象的不斷重復的啟發,以周期為基礎的。把周期分成時間長短不同的各種周期,指出,在一個大周期之中可能存在小的周期,而小的周期又可以再細分成更小的周期。每個周期無論時間長與短,都是以一種相同的模式進行。這個模式就是波浪理論的核心——8浪過程。每個周期都是由上升(或下降)的5個過程和下降(或上升)的3個過程組成。這8個過程完結以后,才能說這個周期已經結束。除了周期以外,還有道氏理論和弗波納奇數列。在艾略特的波浪理論中的大部分理論是與道氏理論相吻合的。不過艾略特不僅找到了這些移動,而且還找到了這些移動發生的時間和位置。艾略特波浪理論中所用到的數字都是來自弗波納奇數列。
(二)波浪理論的主要原理。
1、波浪理論考慮的因素
三個方面:①價格走勢所形成的形態;②價格走勢圖中各個高點和低點所處的相對位置;③完成某個形態所經歷的時間長短。簡單地概括為:形態、比例和時間。價格的形態是最重要的。
2、波浪理論價格走勢的基本形態結構
價格的上下波動也是按照某種規律進行的。無論是上升還是下降,可以分成8個小的過程,這8個小過程一結束,一次大的行動就結束了,緊接著的是另一次大的行動。第一、第三和第五浪稱為上升主浪,而第二和第四浪是對第一和第三浪的調整浪。上述5浪完成后,緊接著會出現一個3浪的向下調整。
波浪理論的周期的規模大小和層次的區別。每個層次的不同取法,可能會導致使用波浪理論發生混亂。
波浪理論考慮價格形態的跨度是可以隨意而不受限制的。在數8浪時,會涉及到將一個大浪分成很多小浪和將很多小浪合并成一個大浪的問題。處于層次較低的幾個浪可以合并成一個層次較高的大浪,而處于層次較高的一個浪又可以細分成幾個層次較低的小浪。
換句話說,如果這一浪的上升和下降方向與它上一層次的浪的上升和下降方向相同,則分成5浪,如果不相同則分成3浪。
(三)波浪理論的應用及其應注意問題
波浪理論最大的不足是應用上的困難,也就是學習上和掌握上的困難。第二個不足是面對同一個形態,不同的入會產生不同的數法。波浪理論忽視了成交量方面的影響。波浪理論從根本上說是一種主觀的分析工具。
五、量價關系理論
(一)古典量價關系理論——逆時鐘曲線法
逆時針曲線將市場行為分為8個過程。可以用一個正8邊形來理解這8個過程。橫坐標表示成交量,縱坐標表示價格。隨著價格和成交量的變化,投資者的行為將從買入到觀望,到賣出,到觀望,回到買入。
(二)成交量和股價趨勢——格蘭比九大法則
(三)漲跌停板制度下量價關系分析。
漲跌停板制度下,成交量得不到徹底地宣泄,量價關系有變化。
1、漲停或跌停量小,將繼續上揚或下降。
2、漲停或跌停中途被打開的次數越多、時間越久,成交量越大,越有利于反轉。
3、漲停或跌停關門的時間越早,次日繼續原來方向的可能性越大。
4、封住漲停或跌停的成交量越大,繼續原來方向的概率越大。
此外,應該注意莊家借漲停板制度反向操作。
六、其他技術分析理論
(一)隨機漫步理論
證券價格的波動是隨機的,價格的下一步將走向哪里,是沒有規律的。
(二)循環周期理論
無論什么樣的價格波動,都不會向一個方向永遠走下去。價格的波動過程必然產生局部的高點和低點,這些高低點的出現,在時間上有一定的規律。循環周期理論的重點是時間因素,而且注重長線投資。對價格和成交量考慮得不夠。
(三)相反理論
認為只有同大多數參與證券投資的入持相反的行動才可能獲得大的收益。證券市場本身并不創造新的價值,盡管有一些分紅和利息,但總的說來是沒有增值,甚至可以說是減值的。如果行動與大多數投資者的行動相同那么一定不是獲利最大的。
精選推薦:
2011年證券《投資分析》第一章重點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