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證券組合管理理論(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避稅型證券組合通常投資于( )。
A.免稅債券
B.附息債券
C.國庫券
D.優先股
2.完全正相關的證券A和證券B,其中證券A的期望收益率為16%,標準差為6%,證券B的期望收益率為20%,標準差為8%。如果投資證券A、證券B的比例分別為30%和70%,則證券組合的期望收益為( )。
A.16.8%
B.17.5%
C.18.8%
D.19%
3.完全正相關的證券A和證券B,其中證券A的期望收益率為16%,標準差為6%,證券B的期望收益率為20%,標準差為8%。如果投資證券A、證券B的比例分別為30%和70%,證券組合的標準差為( )。
A.3.8%
B.7.4%
C.5.9%
D.6.2%
4.完全負相關的證券A和證券B,其中證券A的期望收益率為16%,標準差為6%,證券B的期望收益率為20%,標準差為8%。如果投資證券A、證券B的比例分別為30%和70%,則證券組合的標準差為( )。
A.3.8%
B.7.4%
C.5.9%
D.6.2%
5.完全不相關的證券A和證券B,其中證券A的期望收益率為16%,標準差為6%,證券B的期望收益率為20%,標準差為8%。如果投資證券A、證券B的比例分別為30%和70%,則證券組合的標準差為( )。
A.3.8%
B.7.4%
C.5.9%
D.6.2%
6.( )表示的就是按照現值計算,投資者能夠收回投資債券本金的時間(用年表示),也就是債券期限的加權平均數,其權數是每年的債券債息或本金的現值占當前市價的比重。
A.凸性
B.到期期限
C.久期
D.獲利期
7.夏普指數是( )。
A.連接證券組合與無風險資產的直線的斜率
B.連接證券組合與無風險證券的直線的斜率
C.證券組合所獲得的高于市場的那部分風險溢價
D.連接證券組合與最優風險證券組合的直線的斜率
8.適合入選收入型組合的證券有( )。
A.高收益的普通股
B.優先股
C.高派息風險的普通股
D.低派息、股價漲幅較大的普通股
9.特雷諾指數是( )。
A.連接證券組合與無風險資產的直線的斜率
B.連接證券組合與無風險證券的直線的斜率
C.證券組合所獲得的高于市場的那部分風險溢價
D.連接證券組合與最優風險證券組合的直線的斜率
10.夏普、特雷諾和詹森分別于1964年、1965年和1966年提出了著名的( )。
A.套利定價模型
B.有效市場理論
C.期權定價模型
D.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11.與市場組合相比,夏普指數高表明( )。
A.該組合位于市場線上方,該管理者比市場經營得好
B.該組合位于市場線下方,該管理者比市場經營得好
C.該組合位于市場線上方,該管理者比市場經營得差
D.該組合位于市場線下方,該管理者比市場經營得差
12.證券組合管理理論最早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 )于1952年系統提出。
A.詹森
B.特雷諾
C.夏普
D.馬柯威茨
13.( )是指長期穩定持有模擬市場指數的證券組合以獲得市場平均收益的管理方法。
A.主動管理方法
B.被動管理方法
C.確定投資政策
D.進行證券投資分析
14.關于最優證券組合,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最優組合是風險最小的組合
B.最優組合是收益最大的組合
C.相對于其他有效組合,最優組合所在的無差異曲線的位置最高
D.最優組合是無差異曲線簇與有效邊界的交點所表示的組合
15.在資本定價模型下,投資者甲的風險承受能力比投資者乙的風險承受能力強,那么( )。
A.甲的無差異曲線比乙的無差異曲線向上彎曲的程度大
B.甲的收益要求比乙大
C.乙的收益比甲高
D.相同的風險狀態下,乙對風險的增加要求更多的風險補償
16.馬柯威茨的《證券組合選擇》發表于( )。
A.1948年
B.1950年
C.1952年
D.1955年
17.關于證券組合的敘述,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在對證券投資組合業績進行評估時,考慮組合收益的高低就可以了
B.投資目標的確定應包括風險和收益兩項內容
C.證券組合的風險隨著組合所包含證券數量的增加而降低
D.投資收益是對承擔風險的補償
18.下列有關業績評估指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特雷諾指數小于證券市場線的斜率時,組合的績效好于市場績效
B.詹森指數值代表證券組合與證券市場線之間的落差
C.詹森指數是基于收益調整法思想而建立的專門用于評價證券組合優劣的工具
D.夏普指數以證券市場線為基準
19.下表列示了對證券M的未來收益率狀況的估計:
收益率(%) -20 30
概率 1/2 1/2
則證券M的期望收益率和標準差分別為( )。
A.5%,6.25%
B.6%,25%
C.6%,6.25%
D.5%,25%
20.( )對任意證券或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風險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十分完整的闡述。
A.資本市場線方程
B.證券特征線方程
C.證券市場線方程
D.套利定價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