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中國證監會對保薦機構、保薦代表人進行注冊登記管理。( )
131、中國證監會對保薦代表人資格的申請,自受理之日起l5個工作日內作出核準或者不予核準的書面決定。 ( )
132、1996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出《關于規范企業債券的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企業債券上市的最終批準權屬于中國證監會,企業債券暫利用證券交易所電腦系統上網發行,可以回購。 ( )
133、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后,華爾街大型投資銀行繼續只受美國證券與交易委員會的監管。 ( )
134、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中國證監會制定了《銀行間債券市場中小非金融企業集合票據業務指引》。 ( )
135、2005年1月1日試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詢價制度。按照中國證監會的規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應通過向其保薦機構詢價的方式確定股票發行價格。 ( )
136、企業發行中期票據應制定發行計劃,在計劃內各期票據的利率形式、期限結構等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不得自行設計。 ( )
137、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可根據自身情況,決定是否發行次級定期債務作為附屬資本。 ( )
138、推行股票、可轉換債券發行核準制的重要基礎是中介機構盡職盡責。 ( )
139、“無限量發售認購證”方式與“無限量發售申請表和與銀行儲蓄存款掛鉤”方式相比,不僅大大減少了社會資源的浪費,降低了一級市場成本,而且可以吸收社會閑資,吸引新股民入市。 ( )
140、證券公司應建立以凈資本為核心的風險控制指標體系,加強證券公司內部控制,防范風險,依據2008年l2月1日起施行的修改后的《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的規定,計算凈資本和風險資本準備,編制凈資本計算表、風險資本準備計算表和風險控制指標監管報表。 ( )
141、《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對企業發行上市只要求保薦機構進行保薦,即僅需明確保薦機構的責任,無需將責任具體落實到個人。 ( )
142、商業銀行、證券業、保險業在機構、資金操作上的混合是1929年大蕭條產生的主要原因。 ( )
143、中國證監會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證券經營機構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情況進行現場和非現場檢查,并要求其報送股票承銷及相關業務資料。 ( )
144、資產支持證券是指由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發起機構,將信貸資產信托給受托機構,由受托機構發行的、以該財產所產生的現金支付其收益的受益證券。受托機構以信托財產為限向投資機構承擔支付資產支持證券收益的義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