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證券行業工作強度高、出差加班熬夜不太適合女生,真的是這樣嗎?學霸君整理了投行、券商等金融行業常見崗位介紹及女性就業現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金融行業受關注度比較高的板塊,每年也會招收一定的應屆生,
相對起點較高(名校碩士),未來容易轉型,受到青睞。近幾年15、16年屬于市場擴張期,招人較多;17、18年股市較差,經濟形勢也普通,政府各項政策也收緊了,整體招人較少,其它金融行業崗位也類似。整體來看,跟周圍朋友討論了下,如果同樣的核心崗位,女生要拿到offer,需要比男生優秀個20%-30%的樣子,才能彌補性別可能的相對劣勢,相當于是風險溢價了,畢竟現階段中國女性回歸家庭的社會壓力要小些,拼死拼活的驅動力可能比男性也稍弱些。同時跟細分的崗位也有差異,在各個細分行業女性做得很成功的也大有人在,也不需要什么開天辟地的大創舉,多給自己找好的榜樣,向周圍人、向優秀的前輩多學習就是了。
大致說下各種崗位吧
一級市場: PE、VC類,投資未上市企業的,基本不招應屆生,較適合已經有資源大佬的變現
二級投行:負責公司IPO業務的相關工作
參考各大券商財務報表,主要業務規模及變化是這個樣子的,17年、18年投行等業務收縮還是挺明顯的,真正忙能賺錢的時候是在15、16年,現在的情況是,除了頭部的10來家大投行外,其余券商的投行生意與往年比蕭條了很多。
參考證監會數據,2017年,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共審核466個IPO項目,18年批文大概只有17年的1/4, 這樣18年、19年招人都會比較少,本身15、16年招的人還在消化中,很多人還在閑著。
投行業務這塊因為涉及到外地長時間出差,可能一個項目就要出去駐扎幾個月,當然也有公司業務會聚焦在某個城市,確實會優先招男生,可能投簡歷的男女比差不多,最后招的話10個人中有一兩個女生的樣子。
買方,專業二級市場股票投資者
主要投資已上市企業的股票,3500多家公司,20多個行業,約4萬億美元的市值。這塊業務相對投行來說,不涉及到項目長時間的出差,女性占比會有個30%的樣子,比投行高一點,在消費行業女性基本跟男性平分秋色,鋼鐵、機械等周期類行業男性會更多點。主要就業機構是公募、私募、保險和券商自營。大平臺核心崗位肯定是最優的,薪資未來發展等各個方面,但坑太少了,千里挑一都不為過,投簡歷試試看基本就知道了,市場還是高度有效的,不要勉強,私募類近年發展比較快,會有新的坑,但平臺相較大公募、保險可能會遜色不少,可在天天基金網上查詢買方機構排名等信息。
這個終極的道路是基金經理,幫投資者打理資產,收取管理費(2%)和浮盈提成(20%左右),做得好不好,是看你專業能力如何,是否幫投資者賺到了錢,管你男的還是女的,投資業績說話。優秀的女基金經理大有人在,綜合表現并不弱于男基金經理,甚至在某些領域更好。
賣方研究所-行業研究員
賣方研究所總共大概有20多家券商,4000多個人,20多個行業,具體可以參考研究所整體實力及小組新財富排名,應屆生一般是實習留用或者校招的方式,這兩年相對招人少一點,跟金融市場發展、行業行情有關。
這個方向,剛開始主要工作內容是寫報告、企業調研、上市公司路演,跟買方投資有相通的部分,都要研究行業,但這個跟上市公司接觸更多些,也可以從賣方往買方跳,或者從買方往賣方跳,女性相較男生沒有任何劣勢,看個人天賦、機緣、能力跟造化了。工作評價取決于你的研究質量、公司考核評價、服務的機構投資者評價。
總結:要不要拼力去投行、券商是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每年那么多研究生畢業,好的崗位還是很稀缺、很有限的,供給遠大于需求,競爭也很激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比性別之間差異大多了,沒必要被性別束縛,女性甚至在一些專業崗位上可能會有優勢,更好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同理心,更加堅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