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按以下七項內容進行分析: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86)附錄A。
a.受傷部位 b.受傷性質 c.起因物 d.致害物 e.傷害方式 f.不安全狀態 g.不安全行為
3.1.3 確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3.1.4 確定事故的間接原因。
3.1.5 確定事故的責任者。
3.2 事故原因分析。
3.2.1 屬于下列情況者為直接原因。
3.2.1.1 機械、物質或環境的不安全狀態;
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86附錄A—A6不安全狀態。
3.2.1.2 人的不安全行為:
見《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86附錄A—A7不安全行為。
3.2.2.2 屬下列情況者為間接原因。
3.2.2.1 技術和設計上有缺陷——工業構件、建筑物、機械設備、儀器儀表、工藝過程、操作方法、維修檢驗等的設計,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問題;
3.2.2.2 教育培訓不夠,未經培訓,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術知識;
3.2.2.3 勞動組織不合理;
3.2.2.4 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
3.2.2.5 沒有安全操作規程或不健全;
3.2.2.6 沒有或不認真實施事故防范措施;對事故隱患整改不力;
3.2.2.7 其它。
3.2.3 在分析事故時,應從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間接原因,從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進行責任分析。
3.3 事故責任分析
3.3.1 根據事故調查所確認的事實,通過對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的分析,確定事故中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
3.3.2 在直接責任和領導責任者中,根據其在事故發生過程中的作用,確定主要責任者;
3.3.3 根據事故后果和事故責任者應負的責任提出處理意見。
4 事故結案歸檔材料
在事故處理結案后,應歸檔的事故資料如下:
4.1 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
4.2 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及批復;
4.3 現場調查記錄、圖紙、照片;
4.4 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
4.5 物證、人證材料;
4.6 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材料;
4.7 事故責任者的自述材料; 來源:www.examda.com
4.8 醫療部門對傷亡人員的診斷書;
4.9 發生事故時的工藝條件、操作情況和設計資料;
4.10 處分決定和受處分人員的檢查材料;
4.11 有關事故的通報、簡報及文件;
4.12 注明參加調查組的人員姓名、職務、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