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創業化工廠是一家生產六溴—2,4—二硝基苯胺的村辦企業。該廠只有一座大廠房,內分3個車間;東車間生產中間產品2,4—二硝基苯胺,中間車間為備料車間,堆放著一袋袋強氧化劑氯酸鈉、溴化物和2,4—二硝基苯胺。1996半1月26日下午4時,有人發現該廠廠房中部的窗戶冒出黑煙,大聲喊救火,正在廠辦公室的廠長和宿舍里的職工以及附近村民都趕來救火。他們發現是備料車間的氯酸鈉冒煙,于是從離廠房約十幾米的廢水塘里拎水滅火,潑了幾桶后無效,廠長便叫人趕快運沙子滅火,沒等沙子運到,只聽兩聲巨響,一股黑煙直沖天空,面積約500平方米的廠房被夷為平地,前來救火的工人和村民死亡19人,受傷14人,直接經濟損失120萬元。請分析事故原因以及應采取的預防措施。
答題思路:這是一起因企業未按規定儲存化工物料,救火措施不當所造成的特大傷亡事故。
氯酸鈉是一種強氧化劑,要用干燥牢固的鐵桶外包裝,里面還要加一層塑料袋和牛皮紙進行防潮。強氧化劑單獨存在并不會自燃,但如果把它和有機物放在一起,便會發生分解反應釋放出熱量。本案例中,創業化工廠的氯酸鈉的包裝是里面一個塑料袋,外面加一個編織袋。工人在用鐵鍬鏟料時,難免把氯酸鈉散落在外面。發生事故的前幾天,天津持續高溫,26日室外溫度33℃,廠房房頂是石棉瓦,隔熱性差,廠房內溫度達40cC,塑料袋和編織袋本身就是有機物,于是強氧化劑與有機物在高溫下發生氧化反應放熱,熱量又加速了氧化反應,導致編織袋燃燒,引燃了旁邊堆放的木頭,冒出黑煙。由于廠長和工人用廢水塘里呈酸性的水滅火,強氧化劑氯酸鈉遇酸反應產生大量氯酸,氯在40℃下就會發生爆炸,第一聲巨響就是氯酸遇熱發生的爆炸。又由于備料車間同時堆放著2,4—二硝基苯胺,它遇高溫高壓氣體沖擊發生爆炸,產生第二聲巨響,造成廠毀人亡。
預防:應嚴格執行國家《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344號令)的規定。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化學性質相互抵觸的化學危險品不能存放在同一房間內。創業化工廠違反規定將強氧化劑氯酸鈉用有機物包裝并與有機物儲存在同一車間內造成事故隱患,以致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