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公共關系
重大事故發生后,不可避免地會引起新聞媒體和公眾的關注。因此,應將有關事故的信息、影響、救援工作的進展等情況及時向媒體和公眾進行統一發布,以消除公眾的恐慌心理,控制謠言,避免公眾的猜疑和不滿。該部分應明確信息發布的審核和批準程序,保證發布信息的統一性;指定新聞發言人,適時舉行新聞發布會,準確發布事故信息,澄清事故傳言;為公眾咨詢、接待、安撫受害人員家屬做出安排。
10.應急人員安全
城市重大事故尤其是涉及危險物質的重大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危險性極大,必需對應急人員自身的安全問題進行周密的考慮,包括安全預防措施、個體防護等級、現場安全監測等,明確應急人員進出現場和緊急撤離的條件和程序,保證應急人員的安全。
11.消防和搶險
消防和搶險是應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其目的是為盡快地控制事故的發展,防止事故的蔓延和進一步擴大,從而最終控制住事故,并積極營救事故現場的受害人員。尤其是涉及危險物質的泄漏、火災事故,其消防和搶險工作的難度和危險性巨大。該部分應對消防和搶險工作的組織、相關消防搶險設施、器材和物資、人員的培訓、行動方案以及現場指揮等做好周密的安排和準備。
12.泄漏物控制
危險物質的泄漏以及滅火用的水由于溶解了有毒蒸氣都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同時也會給現場救援工作帶來更大的危險,因此必須對危險物質的泄漏物進行控制。該部分應明確可用的收容裝備(泵、容器、吸附材料等)、洗消設備(包括噴霧灑水車輛)及洗消物資,并建立洗消物資供應企業的供應情況和通訊名錄,保證對泄漏物的及時圍堵、收容、清消和妥善處置。
(五)現場恢復
現場恢復也可稱為緊急恢復,是指事故被控制住后所進行的短期恢復,從應急過程來說意味著應急救援工作的結束,進入到另一個工作階段,即將現場恢復到一個基本穩定的狀態。大量的經驗教訓表明,在現場恢復的過程中仍存在潛在的危險,如余燼復燃、受損建筑倒塌等,所以應充分考慮現場恢復過程中可能的危險。該部分主要內容應包括:宣布應急結束的程序;撤離和交接程序;恢復正常狀態的程序;現場清理和受影響區域的連續檢測;事故調查與后果評價等。
(六)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
應急預案是應急救援工作的指導文件,具有法規權威性,所以應當對預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準和發布做出明確的管理規定,并保證定期或在應急演習、應急救援后對應急預案進行評審,針對實際情況以及預案中所暴露出的缺陷,不斷地更新、完善和改進。
小結:本講要求大家重點學習內容為: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文件體系,策劃應急救援預案時應考慮的因素及編制過程;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核心要素及編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