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BCDE[解析]處于長期銷售增長旺盛時期的企業,其融資需求一般不能用短期融資來實現,要用長期融資來實現。資產使用效率下降、應付賬款周轉天數減少、債務重構、額外的或非預期性支出的借款需求都是既有可能是長期的,也有可能是短期的。
2.ADE[解析]通過分析銷售和凈固定資產的發展趨勢,銀行可以初步了解公司的未來發展計劃和設備擴張需求之間的關系,這時銷售收入/凈固定資產比率是一個相當有用的指標。通常來講,如果該比率較高或不斷增長,則說明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較高。該比率超過一定比率以后,生產能力和銷售增長就變得相當困難了,此時銷售增長所要求的固定資產擴張便可以成為企業借款的合理原因。除了研究銷售收入與凈固定資產比率的趨勢之外,銀行還可以通過評價公司的可持續增長率獲得有用信息。
3.BDE[解析]公司的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下降時,對于發展迅速的公司來說,為了滿足資產增長的現金需求,公司可能會延遲支付對供貨商的應付賬款,公司的商業信用可能下降。如果供貨商仍然要求按原來的付款周期付款,公司就需要通過借款來達到供貨商的還款周期要求。這意味著公司的運營周期將發生長期性變化,因此,采用長期融資方式更合適。
4.BCE[解析]該公司上一年度的ROE=凈利潤/所有者權益=570÷6700≈8.5%;凈利潤率=凈利潤/銷售收入一570÷9700≈5.9%;資產使用效率一銷售收入/總資產一9700÷12000≈80.8%。
5.ABCD[解析]固定資產使用率粗略地反映了固定資產的折舊程度,但也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①該比率中的固定資產價值代表了一個公司的整個固定資產基礎,而固定資產基礎可能相對較新,但有一些資產可能仍需要重置。②折舊并不意味著用光。就公司而言,使用完全折舊但未報廢的機械設備是很正常的。③為了提高生產力,公司可能在設備完全折舊之前就重置資產。④固定資產使用價值會因折舊會計政策的變化和經營租賃的使用而被錯誤理解。在計算固定資產使用率時,總折舊固定資產要排除不需要折舊的固定資產。比如,在會計上,土地是不折舊的。
17.ABCDE[解析]并購融資在20世紀80年代非常普遍,而且大多是與杠桿收購相關的高杠桿交易,但最后由于種種原因,這些貸款大多出現了問題,甚至違約。如果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放貸后銀行對交易控制權較少,自身利益保護不足,則要謹慎發放用于股權收購和公司并購的貸款。因為一旦借款公司借款后不是投資在事先約定的項目上,而是用于購買其他公司的股權,對銀行來說將產生很大的風險。所以,銀行在受理公司的貸款申請后,應當調查公司是否有這樣的投資計劃或戰略安排。如果銀行向一個處于并購過程中的公司提供可展期的短期貸款,就一定要特別關注借款公司是否會將銀行借款用于并購活動。針對這一情況,比較好的判斷方法就是銀行通過與公司管理層的溝通來判斷并購是否才是公司的真正借款原因。此外,銀行還可以從行業內部、金融部門和政府部門等渠道獲得相關信息。
18.ABCDE[解析]銀行除了評價公司的信譽狀況和重構的必要性,還應當判斷所要重構的債務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主要的相關因素包括:①借款公司的融資結構狀況;②借款公司的償債能力。
19.DE[解析]一般固定資產重置、商業信用減少、債務重構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其中固定資產重置可能導致長期資產增加,商業信用減少、債務重構可能導致資本凈值的減少。而從損益表來看,一次性或非預期性支出、利潤率下降可能影響企業收入支出,進而影響企業借款需求。
20.ABCDE[解析]在某些情況下,公司可能僅僅想用一個債權人取代另一個債權人,原因可能是:①對現在的銀行不滿意;②想要降低目前的融資利率;③想與更多的銀行建立合作關系,增加公司的融資渠道;④為了規避債務協議的種種限制,想要歸還現有的借款;⑤優化貸款期限結構。在這種情況下,銀行要通過與公司管理層的詳細交談了解債務重構的原因是否真實,并進一步判斷是否適合發放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