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流動性風險評估
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一方面為了實現更高收益,通常會持有期限較長、收益率較高的金融資產;另一方面由于負債的不穩定性,不得不持有足夠的流動資產以滿足日常經營和支付/結算的需求。因此,采用多種有效方法準確評估商業銀行資產的流動性狀況、負債的穩定性狀況,以及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狀況,有助于深入理解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狀況,并采取恰當的風險控制措施。
一、流動性比率/指標法
(1)同類金融機構之間橫向比較各項流動性比率/指標。商業銀行可以首先選取行業中具備良好流動性狀況的同類金融機構并計算其各項資產、負債及錯配期限的比率/指標,然后計算商業銀行自身所對應的各項比率/指標,最后將自身指標與行業良好標準進行橫向比較,并據此對自身的流動性風險水平作出客觀評價。
(2)商業銀行內部縱向比較不同歷史時期的各項流動性比率/指標。為保持流動性風險管理的持續性和一致性,商業銀行應當定期對自身不同歷史時期的各項資產、負債及錯配期限的比率/指標進行比較,以正確認識流動性風險狀況的發展和變化趨勢,同時也有助于理解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水平以及風險偏好的變化情況。
表6-2流動性風險評估常用的比率/指標
比率/指標公式 |
比率/指標內涵 |
現金頭寸指標=(現金頭寸+應收存款)/總資產 |
該指標越高意味著商業銀行滿足即時現金需要的能力越強 |
核心存款指標=核心存款/總資產 |
對同類商業銀行而言,比率高的商業銀行流動性也相對較好 |
貸款總額與總資產的比率=貸款總額/總資產 |
比率較高暗示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能力較差,而比率較低則反映商業銀行具有較大的貸款增長潛力。盡管資產證券化已使得商業銀行貸款的流動增強,但傳統觀念仍然認為貸款是商業銀行的盈利資產中流動性最差的資產。一般來說,該比率隨商業銀行規模的增加而增加,大銀行的比率高于中小銀行。但是,由于該比率忽略了其他資產,特別是流動資產,因此該指標無法準確地衡量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 |
貸款總額與核心存款的比率=貸款總額/核心存款 |
比率越小則表明商業銀行存儲的流動性越高,流動性風險也相對越小 |
流動資產與總資產的比率=流動資產/總資產 |
比率越高則表明商業銀行存儲的流動性越高,應付流動性需求的能力也就越強。通常,商業銀行的規模越大則該比率越小,因為大銀行不需要存儲太多的流動性 |
易變負債與總資產的比率=易變負債/總資產 |
該比率衡量商業銀行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易變負債獲得所需資金。易變負債是指那些受利率等經濟因素影響較大的資金來源,當市場發生對商業銀行不利的變動時,這部分資金來源容易流失。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該比率越大則商業銀行面臨的流動性風險越高 |
大額負債依賴度=(大額負債-短期投資)/(盈利資產-短期投資) |
對大型商業銀行來說,該比率為50%很正常,但對主動負債比例較低的大部分中小商業銀行來說,大額負債依賴度通常為負值。因此,大額負債依賴度僅適合用來衡量大型特別是國際活躍銀行的流動性風險 |
監管的主要指標(見書)
●流動性比率=流動性資產余額/流動性負債余額*100%>25%
●人民幣超額準備金率=(在人行超額準備金存款+庫存現金)/人民幣各項存款期末余額*100%
外幣超額備付金率=(在中國人民銀行超額外匯準備金存款+存入同業外匯款項+外匯現金)/外幣各項存款期末余額×100%
●核心負債比率=核心負債期末余額/總負債期末余額*100%>60%
●流動性缺口率=(流動性缺口+未使用不可撤銷承諾)/到期流動性資產*100%>-10%
輔助指標
●經調整資產流動性比例=調整后流動性資產余額/調整后流動性負債余額
經調整后流動性資產余額=流動性資產總和-1個月內到期的應收利息及其他應收款×5%-在國內外二級市場上可隨時變現的債券投資(不包括1個月內到期的債券投資)×5%-其他1個月內到期的可變現資產(剔除其中的不良資產)×5%;
經調整后流動性負債余額=流動性負債總和-1個月內到期用于質押的存款金額
●存貸比=各項貸款余額/各項存款余額*100%
●最大十戶存款比例=最大十戶存款總額/各項存款
流動性比率/指標法的優點是簡單實用,有助于理解商業銀行當前和過去的流動性狀況;缺點是其屬于靜態評估,無法對未來特定時段內的流動性狀況進行評估和預測。此處,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商業銀行的歷史沿革、規模大小、管理能力、業務專長,以及獲得流動性的途徑和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不能簡單地根據一項或幾項比率/指標就對不同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狀況和變化趨勢作出比較和判斷。
二、現金流分析法
通過對商業銀行一定時期內現金流入(資金來源)和現金流出(資金使用)的分析和預測,可以評估商業銀行短期內的流動性狀況。
商業銀行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差異可以用“剩余”或“赤字”來表示:
·當資金來源大于資金使用時,出現資金“剩余”,表明商業銀行擁有一個“流動性緩沖器”,即流動性相對充足。此時商業銀行應當考慮到這種流動性剩余頭寸的機會成本,因為過量的剩余資金完全可以轉變為其他盈利資產賺取更高收益。
·當資金來源小于資金使用時,出現流動性“赤字”,此時必須考慮這種資金匱乏可能造成的支付困難以及由此產生的流動性風險。根據歷史經驗分析得知,當資金剩余額與總資產之比小于3%~5%,甚至為負數時,商業銀行應當對其流動性狀況引起高度重視。
為合理預測商業銀行在未來不同時段內的流動性需求,商業銀行應當盡可能準確預測未來特定時段內(如未來7天、l5天、30天)的新貸款凈增值(新貸款額-到期貸款-貸款出售)、存款凈流量(流入量一流出量),以及其他資產和負債的凈流量,將上述各項資金凈流量加總,再與期初的“剩余”或“赤字”相加,即可獲得未來特定時段內的流動性頭寸。
在正常市場條件下,現金流分析有助于真實、準確地反映商業銀行在未來短期內的流動性狀況。但如果商業銀行的規模很大、業務復雜、預期期限較長(如180天、360天),則分析人員能夠獲得完整現金流量信息的可能性和準確性將顯著降低,現金流分析結果的可信賴度也隨之減弱。在實踐操作中,現金流分析法通常和缺口分析等方法一起使用,互為補充。
三、其他流動性評估方法
(一)缺口分析法
針對未來特定時段,計算到期資產和到期負債之間的差額,即流動性缺口,以判斷商業銀行在不同時段內的流動性是否充足。
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時段內雖沒到期,但可以不受損失或承擔較少損失就能出售的資產應當被計入到期資產。為了準確計算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需求(融資缺口),需要對資產、負債和表外項目的未來現金流進行全面分析。
商業銀行通常將特定時段內包括活期存款在內的平均存款作為核心資金,為貸款提供融資來源。雖然活期存款持有者在理論上可以隨時提取存款,但統計分析表明,絕大多數活期存款都不會在短期內一次性全部支取,而且平均存放時間在兩年以上。
融資缺口=貸款平均額-核心存款平均額
如缺口為正:融資缺口=-流動性資產+借入資金
合并公式得:借入資金(流動性需求)=融資缺口+流動性資產=(貸款平均額-核心存款平均額)+流動性資產
由此可得,商業銀行在特定時段內需要借入的資金規模(流動性需求)是由一定水平的核心存款、發放的貸款,以及一定數量的流動性資產決定的。融資缺口擴大可能意味著商業銀行的存款流失增加,貸款因客戶增加而上升。例如,房地產市場發展過熱,一方面吸引客戶大量提取銀行存款用于購買房產,另一方面發放的房地產項目貸款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顯著增加。其結果是雖然利息收入顯著增長,但銀行短期可用資金大幅下降,造成短期流動性緊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行業經過一定的發展和繁榮期后,都必然回歸理性甚至進入衰退期,此時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客戶無法按期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商業銀行將面臨嚴重的流動性風險。
商業銀行可以通過出售所持有的流動性資產或轉向資金市場借入資金來緩解流動性壓力。但隨著借入資金的頻率和規模不斷增加,資金市場的債權方將愈加關注該商業銀行的信用質量和風險水平,其結果可能導致該商業銀行借入資金的成本顯著上升,可獲得的融資額度明顯下降,所發行的各類有價證券迅速貶值。如果市場狀況持續惡化,最終將引發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危機,直至破產清算。如果這種流動性危機無法迅速得到有效控制反而進一步惡化,將引發連鎖反應而形成系統性風險,危及金融和經濟體系的安全。
知識要點:
一般而言,活躍在短期貨幣市場和易于在短期內募集到資金彌補其資金缺口的商業銀行具有較短的管理時間序列;而活躍在長期資產和負債市場的商業銀行則需要采用較長的時間序列。
(二)久期分析法
利率波動將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資產和負債價值變化,進而造成流動性狀況發生變化。因此,同樣可以采用市場風險管理中的久期分析方法,評估利率變化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狀況的影響。用DA表示總資產的加權平均久期,DL表示總負債的加權平均久期,VA表示總資產,VL表示總負債,R為市場利率,當市場利率變動時,資產和負債的變化可表示為:
△VA=-[DA×VA×△R/(1+R)]
△VL=-[DL×VL×△R/(1+R)]
案例分析
假設商業銀行以市場價值表示的簡化資產負債表中,資產A=1 000億元,負債L=800億元,資產加權平均久期為DA=6年,負債加權平均久期為DL=4年。根據久期分析法,如果市場利率從3%上升到3.5%,則利率變化對商業銀行整體價值的影響如下:
資產價值變化:
△VA=-[DA×VA×△R/(1+R)]=-[6×1 000×(3.5%一3%)/(1+3%)]=-29.13(億元)
即資產價值減少29.13億元。
負債價值變化:
△VL=-[DL×VL×△R/(1+R)]=-[4×800×(3.5%一3%)/(1+3%)]=-15.53(億元)
即負債價值減少(相當于商業銀行收益)15.53億元。
整體價值變化=-29.13-(-15.53)=-13.6(億元),即商業銀行的整體價值降低約l3.6億元,其流動性可能因此而減弱。
市場風險管理中的久期缺口同樣可以用來評估利率變化對商業銀行某個時期的流動性狀況的影響:
(1)當久期缺口為正值時,如果市場利率下降,則資產價值增加的幅度比負債價值增加的幅度大,流動性也隨之增強;如果市場利率上升,則資產價值減少的幅度比負債價值減少的幅度大,流動性也隨之減弱。
(2)當久期缺口為負值時,如果市場利率下降,流動性也隨之減弱;如果市場利率上升,流動性也隨之增強。
(3)當久期缺口為零時,利率變動對商業銀行的流動性沒有影響。這種情況極少發生。
相關推薦:
2011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精講筆記
2011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風險管理》精講班習題匯總
特別推薦:
2011年下半年中國銀行業從業人員資格認證考試報名須知
報考專題:2011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報名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