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商業銀行風險的主要類別
巴塞爾委員會根據商業銀行的業務特征及誘發風險的原因,把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分為以下八類: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國家風險、聲譽風險、法律風險以及戰略風險。
一、信用風險
定義:債務人或交易對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規定的義務或信用質量發生變化,影響金融產品價值,從而給債權人或金融產品持有人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
傳統上,信用風險是債務人未能如期償還債務而給經濟主體造成損失的風險,又稱為違約風險。
然而,隨金融市場發展和對信用風險的深入認識,當債務人或交易對手的履約能力不足即信用質量下降時,市場上相關資產價格也會降低,導致信用風險損失,例如交易對手信用評級下降等。
對大多數商業銀行來說,貸款是最大、最明顯的信用風險來源。信用風險既存在于傳統的貸款、債券投資等表內業務中,也存在于信用擔保、貸款承諾、衍生產品交易等表外業務中。信用風險對基礎金融產品和衍生產品的影響不同。對基礎金融產品(如債券、貸款)而言,信用風險造成的損失最多是債務的全部賬面價值;而對于衍生產品而言,對手違約造成的損失雖然會小于衍生產品的名義價值,但由于衍生產品的名義價值通常十分巨大,因此潛在的風險損失不容忽視。
結算風險是一種特殊的信用風險,指的是交易雙方在結算過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資金而另一方發生違約的風險,例如1974年德國赫斯塔特銀行破產案,該行的破產促成了國際性金融監管機構——巴塞爾委員會的誕生。
信用風險雖然是商業銀行面臨風險中最重要的風險種類,但其在很大程度上由個案因素決定,與市場風險相比,信用風險的觀察數據少,不易獲取具有明顯的非系統性風險特征。
二、市場風險
(1) 定義:金融資產價格和商品價格波動而給商業銀行表內表外頭寸造成損失的風險。
(2) 主要形式: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風險和商品風險,利率風險最重要。利率波動會直接導致其資產價值變化,影響銀行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利率風險管理是我國銀行市場風險管理主要內容。
(3) 特點:具有數據充分和易于計量的特點,適于采用量化技術控制。
由于市場風險來源于所屬的經濟體系,具有明顯的系統性風險特征,難以通過分散化投資完全消除。國際性商業銀行通常分散投資于多國金融市場,以降低所承擔的系統風險。
三、操作風險
(1)定義:由于不完善或有問題的內部程序、員工、信息科技系統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損失的風險。包括法律風險,不包括戰略風險、聲譽風險(2)分類:分人員因素、內部流程、系統缺陷、外部事件四大類別,由此分七種表現形式:內部欺詐,外部欺詐,就業制度和工作場所安全事件,客戶、產品及業務活動事件,實物資產損壞,信息科技系統事件,執行、交割及流程管理。
(3)特點:與市場風險主要存在于交易賬戶,信用風險主要存在于銀行賬戶不同,操作風險普遍存在于商業銀行業務和管理的各個方面,具有普遍性和非營利性,它不能為銀行帶來盈利,對它的管理策略是在管理成本一定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
四、流動性風險
(1)定義:銀行因無力為負債的減少或資產的增加提供融資而造成損失或破產的風險。
當商業銀行流動性不足,無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負債或變現資產獲取足夠現金,從而導致銀行資不抵債,影響正常運營。作為存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商業銀行日常持有的,用于支付需要的流動資產只占負債總額的很小部分,如大量債權人在某一時刻同時要求兌現債權,就要面臨流動性危機。
(2)特點:流動性風險形成的原因更加復雜和廣泛,通常視為一種多維風險。產生原因:除了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計劃不完善之外,信用、市場、操作等風險領域的管理缺陷同樣會導致流動性不足,引發風險擴散。
流動性風險水平體現了商業銀行的整體經營狀況。
五、國家風險
(1)定義: 經濟主體在與非本國居民進行國際經貿與金融往來時,由于別國經濟、政治和社會等方面的變化而遭受損失的風險。國家風險通常有債務人所在國家的行為引起的,它超出了債權人的控制范圍。
(2)主要形式:政治風險、社會風險和經濟風險。
①政治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受特定國家的政治動蕩等不利因素影響(例如長期以來部分南亞和非洲國家政局不穩),無法正常收回在該國的金融資產而遭受損失的風險。政治風險包括政權風險、政局風險、政策風險和對外關系風險等。
②經濟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受特定國家經濟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例如2009年11月發生的迪拜主權債務危機),無法正常收回在該國的金融資產而遭受損失的風險。
③社會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受特定國家貧窮加劇、生存狀況惡化等不利因素(例如部分非洲國家長期受困于貧窮、饑餓、衛生、醫療等社會問題),無法正常收回在該國的金融資產而遭受損失的風險。
(3)特點:國家風險發生在國際經濟金融活動中,在同一個國家范圍內的經濟金融活動不存在國家風險;在國際經濟金融活動中,不論是政府、商業銀行、企業,還是個人,都可能遭受國家風險所帶來的損失(通常歸屬信用風險)
六、聲譽風險
1.聲譽是商業銀行所有的利益持有者通過持續努力、長期信任建立起來的寶貴的無形資產。
2.聲譽風險是由于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及其他行為或外部事件導致利益相關方對商業銀行負面評價的風險,商業銀行通常將聲譽風險看作是對其經濟價值最大的威脅。
3.聲譽風險也被視為一種多維風險。管理聲譽風險的最好辦法就是:強化全面風險管理意識,改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并預先做好應對聲譽危機的準備;確保其他主要風險被正確識別和優先排序,進而得到有效管理。
七、法律風險
定義:商業銀行因為日常經營和業務活動無法滿足或違反法律規定,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發生爭議(訴訟)或其他法律糾紛,而造成經濟損失的風險。
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法律風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操作風險,它包括但不限于因監管措施和解決民商事爭議而支付的罰款、罰金或者懲罰性賠償所導致的風險敞口。
從狹義上講,法律風險主要關注商業銀行所簽署的各類合同、承諾等法律文件有效性和可執行力。從廣義上講,與法律風險密切相關的還有違規風險和監管風險。
(1)違規風險是指商業銀行由于違反監管規定和原則,而招致法律訴訟或遭到監管機構處罰,進而產生不利于商業銀行實現商業目的的風險。
(2)監管風險是指由于法律或監管規定的變化,可能影響商業銀行正常運營,或削弱其競爭力、生存能力的風險。例如,監管機構要求我國商業銀行自2010年起執行《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將改變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模式,短期內導致盈利能力下降
在風險管理實踐中,商業銀行通常將法律風險管理歸屬于操作風險管理范疇。
八、戰略風險
(1)定義: 在追求短期商業目的和長期發展目標的系統化管理過程中,因不適當的未來發展規劃和戰略決策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或不利影響的風險。美國貨幣監理署認為,戰略風險
是指經營決策錯誤、決策執行不當或對行業變化束手無策,對銀行的收益或資本形成現實和長遠的不利影響。
(2)主要形式:
①商業銀行戰略目標缺乏整體兼容性。
②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制定的經營戰略存在缺陷。
③為實現目標所需要的資源匱乏。
④以及整個戰略實施過程的質量難以保證。
戰略風險是多維的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