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 > 銀行初級 > 初級《風險管理》 > 初級風險管理學習筆記

2015年銀行業初級資格考試《風險管理》:風險監測對象

來源:233網校 2015-09-18 09:50:00

風險監測對象

信用風險監測是風險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指信用風險管理者通過各種監控條件,動態捕捉信用風險指標的異常變動,判斷其是否已經達到引起關注的水平或已經超過閾值。信用風險監測是一個動態、連續的過程。

3.3.1風險監測對象

1.客戶風險監測

商業銀行信貸資產組合風險的變化主要來源于單個債務人信用狀況的變化,客戶風險構成信用風險的微觀層面。

客戶風險的內生變量包括兩類指標:一是基本面指標(定性指標或非財務指標),二是財務指標。

①基本面指標主要包括:

品質類指標

實力類指標

環境類指標

②財務指標主要包括:

償債能力指標

盈利能力指標

營運能力指標

增長能力指標

從客戶風險的外聲變量來看,借款人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主要股東、上下游客戶、市場競爭者等“風險域”企業持續交互影響的。上述相關群體的變化,均可能對借款人的生產經營和信用狀況造成影響。因此,對單一客戶風險的監測,需要從個體延伸到“風險域”企業。

2.組合風險監測

組合層面的風險監測把多種信貸資產作為投資組合進行整體監測。組合監測能夠體現多樣化帶來的分散風險的效果,防止國別、行業、區域、產品等維度的風險集中度過高,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商業銀行組合風險監測有兩種主要方法:

①傳統的組合監測方法。傳統的組合監測方法主要是對信貸資產組合的授信集中度和結構進行分析監測。授信集中是指相對于商業銀行資本金、總資產或總體風險水平而言,存在較大潛在風險的授信。結構分析包括行業、客戶、產品、區域等的資產質量、收益(利潤貢獻度)等維度。商業銀行可以依據風險管理專家的判斷,給予各項指標一定權重,得出對單個資產組合風險判斷的綜合指標或指數。

②資產組合模型。商業銀行在計量每個敞口的信用風險,即估計每個敞口的未來價值概率分布的基礎上,就能夠計量組合整體的未來價值概率分布。

估計各敞口之間的相關性,從而得到整體價值的概率分布。

不直接處理各敞口之間的相關性,而把暴露在該風險類別下的投資組合看成一個整體,直接估計該組合資產的未來價值概率分布,包括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

PortfolioView模型等。

風險監測主要指標

3.3.2風險監測主要指標

風險監測指標體系通常包括潛在指標和顯現指標兩大類,前者主要用于對潛在因素或征兆信息的定量分析,后者則用于顯現因素或現狀信息的定量化。

中國銀監會對原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按照三大類七項指標進行評估,具體包括經營績效類指標、資產質量類指標和審慎經營類指標。

有關資產質量的主要指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不良資產/貸款率

不良貸款率=(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各項貸款×100%

2.預期損失率

預期損失率=預期損失/資產風險敞口×100%

預期損失是指信用風險損失分布的數學期望,代表大量貸款或交易組合在整個經濟周期內的平均損失,是商業銀行已經預計到將會發生的損失。預期損失=PD×LGD×EAD,其中,PD為借款人的違約概率,LGD為違約損失率,EAD為違約風險暴露。

3.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

單一(集團)客戶貸款集中度=最大一家(集團)客戶貸款總額/資本凈額×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最大一家(集團)客戶貸款總額是指報告期末各項貸款余額最高的一家(集團)客戶的各項貸款的總額,客戶是指取得貸款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和自然人,各項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資本凈額定義與資本充足率指標中定義一致。

4.貸款風險遷徙

風險遷徙類指標衡量商業銀行信用風險變化的程度,表示為資產質量從前期到本期變化的比率,屬于動態指標。風險遷徙類指標包括正常貸款遷徙率和不良貸款遷徙率。

(1)正常貸款遷徙率

正常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期初正常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期初關注類貸款中轉為不良貸款的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于貸款正常回收、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于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正常類貸款、關注類貸款和不良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

(2)正常類貸款遷徙率

正常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正常類貸款余額-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期初正常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正常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期初正常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正常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

(3)關注類貸款遷徙率

關注類貸款遷徙率=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關注類貸款余額-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該指標計量本外幣口徑數據。期初關注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關注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期初關注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定義與正常貸款遷徙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關注類貸款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

(4)次級類貸款遷徙率

次級類貸款遷徙率=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次級類貸款余額-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期初次級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可疑類、損失類的貸款余額之和。期初次級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次級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于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次級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

(5)可疑類貸款遷徙率

可疑類貸款遷徙率=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期初可疑類貸款余額-期初可疑貸款期間減少金額)×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期初可疑類貸款向下遷徙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末分類為損失類的貸款余額。期初可疑類貸款期間減少金額,是指期初可疑類貸款中,在報告期內,由于貸款正常收回、不良貸款處置或貸款核銷等原因而減少的貸款。可疑類貸款的定義與不良貸款率指標中的定義一致。

5.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

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一般準備+專項準備+特種準備)/(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

6.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

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貸款實際計提準備/貸款應提準備×100%

該指標計算本外幣口徑數據。貸款實際計提準備指商業銀行根據貸款預計損失而實際計提的準備。

風險預警

3.3.3風險預警

1.風險預警的程序和主要方法

(1)風險預警程序

①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②風險分析

③風險處置。按照階段劃分,風險處置可以劃分為預控性處置與全面性處置。

④后評價

(2)風險預警的主要方法

①傳統方法。典型的例子是6C法。

②評級方法

③信用評分方法。CAMEL評級體系

④統計模型。

在我國銀行業實踐中,風險預警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可以根據運作機制將風險預警方法分為黑色預警法、藍色預警法和紅色預警法。

①黑色預警法。這種預警方法不引進預兆自變量,只考察警素指標的時間序列變化規律,即循環波動特征。

②藍色預警法。這種預警方法側重定量分析,根據風險征兆等級預報整體風險的嚴重程度,具體分為兩種模式:

指數預警法,即利用警兆指標合成的風險指數進行預警。其中,應用范圍最廣的是擴散指數,是指全部警兆指數中個數處于上升的警兆指數所占比重。

統計預警法。

③紅色預警法。該方法重視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其流程是:首先對影響警素變動的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其次進行不同時期的對比分析;最后結合風險分析專家的直覺和經驗進行預警。

相關閱讀

添加銀行學霸君或學習群

領取資料&加備考群

233網校官方認證

掃碼加學霸君領資料

233網校官方認證

掃碼進群學習

233網校官方認證

掃碼加學霸君領資料

233網校官方認證

掃碼進群學習

拒絕盲目備考,加學習群領資料共同進步!

銀行從業書籍
互動交流
掃描二維碼直接進入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資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临漳县| 宾阳县| 莱西市| 隆化县| 恭城| 瑞丽市| 赤水市| 多伦县| 额敏县| 明水县| 周宁县| 资阳市| 滨海县| 永新县| 南康市| 汕头市| 翁源县| 应城市| 钦州市| 富源县| 富平县| 白朗县| 同德县| 元江| 邯郸县| 沧州市| 青海省| 云和县| 苍南县| 昌图县| 霍城县| 舟曲县| 南郑县| 安仁县| 赣州市| 顺义区| 门头沟区| 聂荣县| 龙山县| 通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