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價值方法
4.2.2市場風險計量方法
4.風險價值方法
(1)基本原理
風險價值是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和給定的置信水平下,利率、匯率等市場風險要素發生變化時可能對某項資金頭寸、資產組合或機構造成的潛在的最大損失。
風險價值通常是由銀行的內部市場風險計量模型來估算。目前,常用的風險價值模型技術主要有三種:方差——協方差、歷史模擬法和蒙特卡洛法。現在,風險價值已成為計量是市場風險的主要指標,也是銀行采用內部模型計算市場風險資本要求的主要依據。
市場風險內部模型已成為市場風險的主要計量方法。與缺口分析、久期分析等傳統的市場風險計量方法相比,市場風險內部模型的主要優點是可以將不同業務、不同類別的市場風險用一個確切的數值來表示,是一種能在不同業務和風險類別之間進行比較和匯總的市場風險計量方法,而且將隱性風險顯性化之后,有利于進行風險的監測、管理和控制。同時,由于風險價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簡明易懂,因此,適宜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了解本行市場風險的總體水平。
市場風險內部模型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市場風險內部模型計算的風險水平,不能反映資產組合的構成及其對價格波動的敏感性,對風險管理的具體作用有限,需要輔之以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等非統計類方法;第二,市場風險內部模型法未涵蓋價格劇烈波動等可能會對銀行造成重大損失的突發性小概率事件,需要采用壓力測試對其進行補充;第三,大多數市場風險內部模型只能計算交易業務中的市場風險,不能計量非交易業務中的市場風險。因此,采用內部模型的商業銀行應當恰當理解和運用市場風險內部模型的計算結果,并充分認識到內部模型的局限性,運用壓力測試和其他非統計類計量方法對內部模型方法進行補充。
(3)計算VaR值的基本方法
①方差-協方差法,又稱德爾塔正態法。
方差-協方差法的優點是原理簡單,計算快捷。確定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不能預測突發事件的風險,原因是方差-協方差法是基于歷史數據來估計未來,其成立的假設條件是未來和過去存在著分布的一致性,而突發事件打破了這種分布的一致性,其風險無法從歷史序列模型中得到揭示。二是方差-協方差法的正態假設條件受到質疑,由于“肥尾”現象廣泛存在,許多金融資產的收益率分布并不符合正態分布,這樣,基于正態近似的模型往往會低估實際的風險值。三是方差-協方差法只反映了風險因子對整個組合的一階線性影響,無法充分度量非線性金融工具(如期權)的風險。
②歷史模擬法
歷史模擬法是運用當前資產組合中各證券的權重和各證券的歷史數據重新構造資產組合的歷史序列,從而得到重新構造資產組合收益率的時間序列。
歷史模擬法克服了方差-協方差法的一些缺陷,如考慮了“肥尾”現象,能度量非線性金融工具的風險等,而且歷史模擬法是通過歷史數據構造收益率分布,不依賴特定的定價模型,這樣,也不存在模型風險。
但歷史模擬法仍存在不少缺陷:首先,風險包含著時間的變化,單純依靠歷史數據進行風險度量,將低估突發性的收益率波動;其次,風險度量的結果受制于歷史周期的長度;再次,歷史模擬法以大量的歷史數據為基礎,對數據的依賴性強;最后,歷史模擬法在度量較為龐大且結構復雜的資產組合風險時,工作量十分繁重。
③蒙特卡洛模型
蒙特卡洛法分兩步進行:第一步,設定金融變量的隨即過程及過程參數;第二步針對未來利率所有可能的路徑情景,模擬資產組合中各證券的價格走勢,從而編制出資產組合的收益率分布來度量VaR。
蒙特卡洛模擬法的優點包括:它是一種全值估計方法,可以處理非線性、大幅波動及“肥尾”問題;產生大量路徑模擬情景,比歷史模擬方法更精確和可靠;可以通過設置消減因子,使得模擬結果對近期市場的變化更快地做出反映。其缺點包括:對于基礎風險因素仍然有一定的假設,存在一定的模型風險;計算量很大,且準確性的提高速度較慢,如果一個因素的準確性要提高10倍,就必須將模擬數增加100倍以上;如果產生的數據序列是偽隨機數,可能導致錯誤結果。
5.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研究單個市場風險要素(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的變化可能會對金融工具或資產組合的收益或經濟價值產生的影響。
敏感性分析計算簡單且便于理解,在市場分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敏感性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對于較復雜的金融工具或資產組合,無法計量其收益或經濟價值相對市場風險要素的非線性變化。
6.情景分析
與敏感性分析對單一因素進行分析不同,情景分析是一種多因素分析方法,結合設定的各種可能情景的發生概率,研究多種因素同時作用時可能產生的影響。
7.壓力測試
壓力測試的目的是評估銀行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的損失承受能力,主要采用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方法進行模擬和估計。
8.事后檢驗
市場風險監測與控制
4.3市場風險監測與控制
4.3.1市場風險管理的組織框架
一般而言,商業銀行對市場風險的管理應當包括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和相關部門三個層次:
①董事會承擔對市場風險管理實施監控的最終責任,確保商業銀行能夠有效地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各項業務所承擔的各類市場風險。
②高級管理層負責制定、定期審查和監督執行市場風險管理的政策、程序以及具體的操作規程;及時了解市場風險水平及其管理狀況,并確保銀行具別足夠的人力、物力以及恰當的組織結構、管理信息系統和技術水平來有效地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各項業務所承擔的各類市場風險。
③商業銀行應當確保各職能部門具有明確的職責分工、相關職能被恰當分離,以避免產生潛在的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