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是對經過識別和計量的風險采取分散、對沖、轉移、規避和補償等措施,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過程。在日常風險管理操作中,具體的風險管理、控制措施采取從基層業務單位到業務領域風險管理委員會,最終到達高級管理層的三級管理方式。
4.2 公司治理
銀行公司治理,是指在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的情況下,銀行投資者為了實現對銀行控制并獲得良好回報,針對銀行運作所設計的各種激勵約束機制以及制度安排的總和。
4.2.1公司治理的主體
1. 股東和股東大會
股東大會確定銀行整體風險的控制原則。
2. 董事和董事會
3. 高級管理層
4. 監事和監事會
4.2.2 利益相關者
4.2.3信息披露
4.3內部控制
4.3.1內部控制的目標
4.3.2 內部控制的原則
全面原則
審慎原則
有效原則
獨立原則
經濟原則
4.3.3內部控制的構成要素
1.內部控制環境
2.風險識別與評估
3.內部控制措施
高層檢查
行為控制
實物控制
風險暴露限制的審查
授權與審批
驗證與核實
不兼容崗位的適當分離
4.信息交流與反饋
5.監督評價與糾正
4.4 銀行資本管理
4.4.1 銀行資本的概念與作用
1. 銀行資本的概念
(1)會計資本
會計資本也稱為賬目資本,是指銀行資產負債中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即所有者權益。我國商業銀行的會計資本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一般準備、未分配利潤(累計虧損)和外幣報表折算差額六個部分。
(2)監管資本
監管資本是銀行監管當局為了滿足監管要求、促進銀行審慎經營、維持金融體系穩定而規定的銀行必須持有的資本。
(3)經濟資本
經濟資本是銀行內部管理人員根據銀行所承擔的風險計算的、銀行需要保有的最低資本量。它用于衡量和防御銀行實際承擔的損失超出預計損失的那部分損失,是防止銀行倒閉的最后防線。由于它直接與銀行所承擔的風險掛鉤,因此,也稱為風險資本。
2. 銀行資本的作用
(1)滿足銀行正常經營對長期資金的需要。
銀行所要求的資本金比企業所要求的資本金多得多。巨額資本金能夠為銀行長期穩定占用,并且基本上沒有流動性風險。
(2)吸收損失
資本是承擔風險和吸收損失的第一資金來源。
(3)限制銀行業務過度擴張和承擔風險。
(4)維持市場信心。
(5)為銀行管理尤其是風險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