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
7.2.1 民事法律行為
1. 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
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力和民事 義務的合法行為。
2. 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的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法規強行性規定或者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3. 民事法律行為的特征
(1)民事法律行為的主體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
(2)民事法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構成要素;
(3)民事主體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是以設定、變更或終止一定民事法律行為關系為目的;
(4)民事法律行為依意思表示的內容而發生效力;
(5)民事法律行為是經法律確認和認可的一種重要的民事法律事實,它能引起民事法律關系的設立、變更與終止。
7.2.2 代理及其種類
1. 代理的概念
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在代理權限內與第三人所為的法律行為,而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
2. 代理的法律特征
(1)代理行為是指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行為。
(2)代理人一般應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從事代理活動。
(3)代理人在代理權限范圍內獨立意思表示。
(4)代理行為的法律后果直接歸屬于被代理人。
3. 代理的種類
(1)法定代理
法定代理是根據法律的規定而直接產生的代理關系。法定代理主要是為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而設定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2)委托代理
委托代理是根據被代理人的委托授權而產生的代理關系。
(3)指定代理
指定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據人民法院或者指定機關的指定而進行的代理。代理人享有的代理權是指定的,與被代理人的意志無關,無須委托授權。
特別建議:
2011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時間預告
相關建議: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公共基礎》過關必做300題
2010年下半年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各科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