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優點:
(1) 另類資產多屬于新興行業或領域,未來潛在的高增長會給投資者帶來高收益;
(2) 另類資產與傳統資產以及宏觀經濟周期的相關性較低,大大提高了資產組合的抗跌性和順周期性。
2 產品風險:
(1)投機風險
(2)小概率事件并非不可能事件
(3)損失即高虧的極端風險:巨災債券造成巨額虧損
3 發展現狀:
國內多為私人銀行產品,主要投資領域有藝術品、飲品(紅酒、白酒、普洱茶等)和私募股權等。
支付條款:直接投資型;實期結合型,可消費實物資產也可獲得固定額度收益。
四、銀行理財產品發展趨勢:
(一)同業理財的逐步拓展:
股份制商業銀行與城商行的同業合作模式。《辦法》規定,商業銀行不得銷售不能獨立測算或收益率為零或負值的理財計劃,所以,同業理財仍受到影響。
(二)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逐步嘗試:
一部分資金投資于無風險資產從而保證最低收益的前提下,其余資金投資于風險資產,并隨著市場的變動調整風險資產和無風險資產的比例,同時不放棄資產升值潛力的一種動態調整策略。
(三)動態管理類產品逐步增多:
1 動態管理類產品概念:類基金產品、開放式產品和組合管理類產品;
2 特點:投資方向靈活多變、投資組合浮動、固定申購和贖回頻率;
3 缺陷:產品的信息透明度;資金募集、資產管理和資金托管的三權分立問題。
(四)POP模式的逐步繁榮:
1 FOF、TOT(信托中的信托)、PFOPF(私募中的私募)、POP(理財產品中的理財產品)
2 三種POP形式
直接購買他行產品的簡單模式;多種產品組合的POP模式;指數化投資。
3 無風險資產配置由國債和定存轉向高收益債券和保息類銀行理財產品。
(五)另類投資的逐步興起
相關鏈接:
2011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個人理財》知識點匯總
模擬演練:
2011銀行從業資格《個人理財》章節習題匯總
2011銀行從業資格考試《個人理財》全真模擬題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