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項目非財務分析
一、項目背景分析
項目背景分析有助于銀行了解項目投資建設的背景,主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進行。
從宏觀角度來看,項目背景分析包括如下兩方面的內容:①項目建設應該能夠優化國民經濟結構,促進平衡發展;②項目建設應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所屬地區的發展規劃。
從微觀角度來看,項目背景分析應包括三方面的內容:①對項目企業進行分析,主要內容包括企業的基本情況、管理情況、財務情況、經營情況和信用度等方面的內容;②項目的必要性,主要內容包括項目給地方和企業等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③項目投資環境分析,指能夠推動和吸引投資者投資項目的各種優惠政策和便利條件等。
具體評估時,銀行可采用加權打分的方法,選擇對項目影響較大的幾個背景因素,綜合評價這些因素對項目的影響。
二、市場需求預測分析
市場需求是指項目主要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包括現實和潛在的需求量,也稱市場容量。市場需求預測分析主要指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和預測項目產品未來的市場需求?;谑袌鲂枨蟮念A測,結合市場結構和市場發展階段等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斷項目產品未來的銷售情況,并可據此制訂相應的營銷策略。市場需求預測分析主要包括如下兩方面的內容:①社會購買力水平和產品價格水平;②產品特征和消費條件,具體包括產品的功能、規格、質量和性能等。
市場需求量的估算公式為:
Q=npq
注:Q為總市場容量或特定市場容量;n為相應市場購買者的數量;P為產品的價格水平;q為購買者的平均購買量。另外,結合市場的供給情況和項目公司及其產品的競爭力等情況,還可以估算出項目公司的市場份額。
三、生產規模分析
生產規模分析指對項目固定投入的數量(包括設備、土地等)進行分析。一定技術水平下,固定投入越多,生產規模越大,單位產品生產成本越低,這種現象稱為規模經濟。
影響項目規模的主要因素一般包括如下內容:①國民經濟發展規劃、項目相關產業的政策及規定、地區發展規劃;②項目生產技術水平;③項目所屬行業的技術經濟特點;④項目投入資金及物料;⑤交通、勞動力和環境等其他條件。
銀行在項目生產規模分析時,主要側重于分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方案或幾個方案里的最優方案。具體分析時,可根據產品的市場需求預測分析,結合項目投入和生產條件,對項目方案進行評估,還可提出修改意見。
項目方案評估的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多因素評比法,是指利用決策樹分析法和數學最優化方法等從多個方案的各種因素中評選出主要因素比較理想的方案;另一類是效益成本評比法,是利用盈虧平衡點比較法、凈現值比較法和最低成本分析法從多個方案中選出經濟效益最高或成本最低的方案。
四、原輔料供給分析
原輔料指項目在投產后運營過程中所需的各種原材料、輔助材料及半成品等。原輔料供給分析主要指對原輔料的規格、質量、來源、數量、價格、運輸及存儲等情況進行分析。
原輔料供給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規格和質量等是否符合項目生產工藝的要求;②供應來源及數量能否滿足項目生產的需要;③價格的合理性及運輸等問題對成本的影響;④存儲所要求的條件及存儲數量等。
項目所需原輔料可能多種多樣,具體分析時可選擇幾種主要或關鍵的內容進行分析。
五、技術及工藝流程分析
擬建項目能否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目標,其技術方案和設計方案是重要的基礎條件,因此,有必要對其產品技術方案、工藝技術方案、設備選型和工程設計方案進行分析和評價。
對于不同規模的項目,技術和工藝流程分析時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中小型項目一般側重于對項目本身作微觀技術分析和評審;大型項目一般側重于綜合分析項目系統內部和外部各個方面(如經濟、社會、枝術和牛態環境等)。
(2)主要工程設計方案分析。主要工程設計方案是指土建工程設計方案,包括建筑工程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分析兩部分內容。土建工程內容比較廣,投資費用大,分析其主要內容對項目評估具有重要意義。建筑工程方案分析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層數和層高是否滿足工藝合理布置要求;廠房等建筑結構是否合理選用;采用的建筑標準是否恰當。
施工組織設計分析主要是對施工方案、施工進度及相關物料供應計劃等進行分析,它是施工活動有序、有效、科學、合理進行的保證。
項目技術評估專業性強,難度較大,銀行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注意如下幾點:評估小組要安排項目技術相關的專業人員;評估人員應深入調查,聽取各方意見,以做出客觀評價;認真核實技術、投資和經營費用等指標;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結合,甄選出最優方案;對于大型項目應從全社會綜合效益的角度進行技術評估。
六、項目環境條件分析
項目環境條件是指項目本身的建設施工條件和項目交付后的生產經營條件。項目環境條件分析是指對項目實施的可行性所進行的審查評估。項目環境條件分析應從項目的基本建設條件以及建成以后的生產經營條件兩個環節人手,評估的重點應放在其外部的、動態的、不確定的、且起主導作用的條件上。1.項目建設條件分析
項目建設條件分析主要是分析擬建項目建設條件的完備性和可靠性,包括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兩方面的內容。其中,內部條件包括擬建項目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的籌備情況;夕卜部條件包括項目實施相關配套條件、施工條件和環境保護等的籌備情況。
(1)資源分析。資源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項目建設相關的勞動力來源及安排情況,建筑材料的采購和管理情況,項目資金的來源及籌措情況。特別是對多渠道來源的資金要逐項落實其籌備情況。
(2)廠址選擇條件分析。廠址選擇條件分析是項目建設和生產條件的重要內容,也是投資決策考慮的關鍵因素之一,其分析內容主要包括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等。
(3)交通運輸條件分析。交通運輸條件分析主要分析項目相關的設備及其他物料的運輸方式選擇方案及其合理性。
(4)環境保護方案分析。環境保護方案分析的主要內容有:項目建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擬建項目使用物料對環境的影響、項目方案中環保工程的設計情況及相關投資及環境保護的經濟性等。
(5)相關項目分析。相關項目分析主要指與擬建項目在原材料供應、動力、交通運輸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協作配套項目,分析時主要考察相關項目的建設與擬建項目是否同步。
2.項目生產條件分析
項目生產條件分析是指項目建成交付后,對項目生產經營條件的分析,其主要內容包括:資源、原材料和燃料動力供應條件,交通運輸及廠址選擇條件,環境保護,協作配套條件等。
(1)資源條件。資源條件是投資項目最基本的建設條件,是項目進行生產經營最主要的物質基礎,其內容包括可獲得的各種礦產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及各種能源等。分析時應側重資源的分布、儲量及開采利用的可能性和經濟性。
(2)原材料供應條件。原材料供應條件指項目建設施工所需建筑材料和項目生產經營所需原料、輔助材料、半成品及其供應條件。
評估原材料供應條件,主要是對原材料的穩定性進行評估,同時重點分析原材料的技術規格、供應規模、合理儲備量以及原材料的價格和運費。
(3)交通運輸條件。有關項目生產經營的交通運輸條件主要指為保證正常生產經營所需的廠內和廠外運輸條件。其中,廠內運輸條件指原材料、半成品、產成品等在廠內的運輸情況;廠外運輸條件主要是產品裝、卸、儲存等運輸環節的協調與組織管理能力。由于廠外運輸條件是保證項目生產供應和產品銷售的重要環節,因而也是交通運輸條件分析的重要內容。
(4)燃料及動力供應條件。燃料主要包括:固體燃料(如煤)、液體燃料(如油)和氣體燃料(如天然氣);動力是指可以維持生產設備運轉的水、電、氣、風等作用力設施條件。分析時著重考慮項目所需燃料及動力的需求量和可供給量,及其對項目生產過程和成本、產品質量和價格、環境、生態平衡等方面的影響程度。
(5)協作配套條件。協作配套條件主要指與項目投產運營密切聯系和相互制約的協作配套設施和企業,包括滿足生產需要和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及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包裝物的上下游企業。協作配套條件分析主要分析相關協作配套項目是否如期完工,零配件供應是否落實。
(6)環境保護條件。環境保護條件分析指項目 運營過程中,公司對自身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又稱“三廢,,)的綜合利用情況,以及環境保護工程的投資落實情況。
七、項目組織與人力資源分析
項目組織與人力資源分析指對項目的組織機構設置和人力資源的選擇、培訓等方案進行分析,以明確項目的組織機構和人力資源是否能夠滿足項目成功實施和運作的需要。下面從項目組織機構和人力資源兩方面分別說明:
1.項目組織機構分析
項目組織機構的數量、規模和管理水平能夠決定擬建項目的生產能力和工藝技術水平能否實現。因此,項目組織機構分析對項目評估具有重要意義。項目 的組織機構可以分為項目實施機構、項目經營機構和項E1協作機構。
(1)項目實施機構分析。項目的實施機構一般負責項目方案的準備、挑選、報請上級機關審批等,對項目建設的全過程負責。項目實施機構的分析側重于分析其實施能力和應變能力,一般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機構的設置:項目實施機構設置的目的是為了有效率、高質量地完成項目建設工作,它可以是新設立的機構,也可以由原有企業負責。項目實施機構分析就是看項目實施機構的設置是否使其具有持續管理項目的能力,具體分析時可以從會計制度、工資制度、獎懲制度等制度建設方面及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等方面人手。
人員配備和培訓:人員配備的結構在知識層次和年齡層次上呈梯狀,可以保證項Et持續穩定地按照既定計劃推進。同時,通過培訓,可以不斷提高已配備的工作人員(特別是管理和技術人員)的素質,有助于其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質量。具體分析時,可以從上面兩個方面著手。
新技術的推廣使用機構:設置新技術推廣機構可以加快項Et實施進程,特別是采用新技術的農業開發項目。具體分析時,可分析新技術推廣使用機構的設置情況及其職能等。
監督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實施機構各職能部門分工合作,共同推進項目的實施。通過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可以增強項目實施機構的監督和控制能力,以確保項目的正常進行。具體分析時,可以從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情況著手。 。
(2)項目經營機構分析。項目投產以后,將由項目 經營機構來負責項目運營,而項目的經營效果,與項目的償債能力和預期的收益目標能否實現等問題密切相關。因此,貸款項目評估有必要對項目經營機構作相應分析。
項目經營機構的分析應重點關注如下內容:①是否按照供、產、銷等經營環節設置;②是否能夠滿足項目產能目標和提供相關服務的需要;③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場適應能力和靈活反應能力。
(3)項目協作機構分析。從某種角度來說,項目的協作機構可以包括國家機構、地方機構和協作單位三種。不同規模和性質的項目與上述三類機構的相互關系有所不同。
國家機構:包括國家計劃部門和主管部門,它們擔負相關發展政策的制定,對大中型項目有最終的決策權。國家機構對項目的管理通過財政、信貸、物資供應和環境保護等多部門進行。具體分析時應著重分析國家機構的政策導向及各部門間的協調性。
地方機構:在地方機構分析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國家機構同地方機構之間目標的協調,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地方機構自身的地區性171標。
協作單位:指項目涉及的一系列協作機構,包括銀行、城市規劃部門、設計部門及物資供應部門、環境保護部門等。具體分析時應側重于項目經營機構同協作單位間的協調性。
2.人力資源分析
人力資源的分析可以包括人力資源選擇和人力資源供求分析兩方面的內容:
(1)人力資源的選擇。通過項目人力資源選擇的分析,可以評估項目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具體分析可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進行:性別結構、年齡結構、所受文化教育結構、專業職稱和技術等級結構、業務和工種結構等。
(2)人力資源的供求預測和流動性分析。項目運行過程中,項目經營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勞動力市場兩種渠道獲取所需人力資源。因而有必要預測外部勞動力供給情況,結合項目自身需要和內部培養情況,做出合理的人力資源決策。同時,也有必要對勞動力市場和項目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的流動性做相應分析,以確保項目運營所需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